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 笙图片 >> 正文 >> 正文

长安三万里与此人相关的典故在红楼梦中

来源:笙 时间:2025/7/13
看完#长安三万里#,意犹未尽,有些场景值得慢慢品味,有些细节引人细细探究。

高适与李白有过数次相逢与别离,有一次二人遇到了一个带镣铐的大汉,此人远非常人,史上多个典故如“打金枝”“满床笏”都与之相关。

他,就是改变大唐命运的那个人:郭子仪。

这一次郭子仪将被杀头,李白留下守护,高适飞马去求哥舒翰赦免,最后得以刀下留人;后李白误入永王帐下,因“附逆罪”被囚,是高适写信给郭子仪将李白救下。

郭子仪和李白到底有没有相互救赎?众说纷纭,不过这不在今天的讨论之列,今天想探讨的,是“满床笏”的典故,它在《红楼梦》中出现过三次,虽然一次都没提郭子仪的名字,但每一次都与他的经历息息相关。

安史之乱爆发后,郭子仪成为讨伐叛军的统帅,在他的指挥下,长安、洛阳先后光复,大唐历史从此改变,他也因战功赫赫位列武庙。

除了军事才能非凡,他的家族也枝繁叶茂,福禄昌盛,六十大寿时,七子八婿皆来祝寿,他们个个高官厚禄,皆有笏板(大臣上朝时手持的一种板子,代表着权力与富贵),拜寿时这些笏板就放满了床头。

后来这个故事被编入戏剧,写成小说,在民间广泛流传。

据说旧时有钱人家,多把郭子仪的画像悬挂中堂,称作“天官图”,以祈祷福寿双全。

而满床笏,在红楼梦中,是人世的枯荣无常、命运的变换起伏的沉默见证者。

第一次出现:《好了歌》注解

“陋室空堂,当年笏满床;衰草枯杨,曾为歌舞场。”

《红楼梦》第一回,跛足道人唱出《好了歌》后,业已家破人亡的甄士隐听到“好便是了,了便是好”后顿时彻悟,立刻回了一首,作为《好了歌》的解注。

跛道听了,拍掌大笑:解得好!

甄士隐便说一声“走罢”,将道人肩上的褡裢抢过来背上,竟不再归家,同疯道人飘然而去。

一个道士,一介书生,一场对话,拉开了红楼梦这场大戏的序幕。

甄士隐的被度化,隐含了宝玉的出家。

而这篇注解引申了好了歌,甄士隐的一番感慨,也是对荣宁二府兴衰际遇的概括与预示:如今的空堂陋室,就是当年高官显贵们摆着满床笏板的华屋大宅;在那长满衰草枯杨的场地上,从前可是笙歌燕舞的演出场。

一开头就形成一种“忽荣忽枯、忽丽忽朽”(脂砚斋语)的奇诡气氛。不由得让人心内惴惴,这是什么样的一场大戏?

大幕拉开,便转入写实了。

第二次出现:神佛卜戏

第二十九回,贾母带众人去清虚观打平安谯(诵经祈福),接着是听戏,但这次不是由贾母来选戏,而是在神案前卜出来的。

“神前拈了戏?”之后,贾珍回贾母:头一部戏是《白蛇记》?。

贾母问:这是什么故事?

贾珍道:“是汉高祖斩蛇方起首的故事。”这出戏唱的是刘邦开创基业时,曾有一条大白蛇挡在路上,他拔剑将蛇斩两段,后起义建立汉朝。

贾珍继续说:“第二本是《满床笏》?。”

这是家族极盛时期的华歌,贾母笑:“这倒是第二本上?也罢了。神佛要这样,也只得罢了。”贾母似乎感觉这部戏排在第二个不是最佳选择,连说两个“罢了”,这种大团圆的戏应该大结局才好吧。

贾珍接着道:“第三本是《南柯梦》?。”

《南柯梦》,说的是落魄武官淳于棼,梦中到了大槐安国,娶公主,封南柯太守,显赫一时。后率师出征战败,公主病死,他也遭国王疑忌,被遣送归来。醒后,在庭前槐树下掘得蚁穴,即梦中之大槐安国。

贾母听了便不言语,神谕如此,她能奈何之?

诵经祈福的日子,卜出这样一戏,谁心里也有点不大舒畅,就好比办喜事的时候,拉一曲凄凄惨惨的《二泉映月》……

由《满床笏》再到《南柯梦》,寓意呼之欲出,贾母似乎已经预知,所有的富贵荣华只是过眼云烟、大梦一场。

第三次出现:贺寿礼物

七十一回,贾母八旬之庆,祝寿活动搞了近十天,礼物如流水般送来。贾母到后来都没有精力欣赏,让凤姐先搁着,等得空慢慢看。

过了几日,贾母问:送礼来的共有多少围屏?

凤姐答:共十六家有围屏,只有江南甄家送来的一架大屏是上品,由大红缎子缂丝的?“满床笏”。贾母让收好,将来要给人回礼。

七十四回“抄检大观园”,凤姐带人查到探春处,探春说:早上还议论甄家被抄,结果贾家好好地就自己抄了起来,边说边流泪:大族人家,从外头是杀不死的,只有从家里自杀自灭,才会一败涂地!

《红楼梦》中,甄家是贾家的一个影子,一体两面,写甄家的礼物和探春这段话,不是随便写的:讲甄家,也暗示贾家,前后呼应,遥指后来贾家被抄,这不是好兆头。

探春对家族的命运非常关切,她虽是个女子,但有治理之才,可惜有心无力,她也无法阻止贾家倾倒的命运——刚送完“满床笏”的甄家就被抄了,贾家还远吗?

其实第五回,借宁荣二公之灵说出一番话已经有了警示:吾家自国朝定鼎?以来,功名奕世?,富贵传流,虽历百年,奈运终数尽,不可挽回者……

眼看他起高楼;

眼看他宴宾客;

眼看他楼塌了……

四、写在最后

《长安三万里》的盛唐,鲜花着锦中暗潮汹涌、让人有盛极而衰的隐忧,经安史之乱,但幸运地还有郭子仪力挽狂澜;

《红楼梦》里的贾府,风光无限中引人黯然神伤,祖先显灵、仙姑指引也筛选不出一个子孙将乾坤扭转。

热闹中的寂寥,繁华里的悲凉,梦幻与现实交织,欢乐与痛苦并存,这就是人生吧。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f/85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