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 笙图片 >> 正文 >> 正文

云雨后的李清照,用一首丑奴儿,道尽了

来源:笙 时间:2023/7/26
北京白癜风医院排名 https://yyk.familydoctor.com.cn/2831/

导语:

李清照是宋朝婉约派词人,其词善用白描形式,语言清丽。李清照出身书香门第,其父亲是个爱好文学艺术的士大夫,母亲是状元王拱辰的孙女,在这样的家庭条件下,李清照耳濡目染,既爱看书,也富有文采。

李清照写的第一首词《如梦令》就受到当时文坛名家的大力称赞,除了家庭氛围增加了她写诗的氛围,那么她从小长大的地方——汴京,汴京繁华,促使了她的创作热情。她的父亲比较开明,并不赞同“女子无才就是德”的观点,不但教李清照读书识字,但给她请了老师,所以“千古第一才女”从小就在培养了。

从《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就可以知道,李清照虽是女子,但并不是优柔寡断的性格,反而十分爽朗,她不仅喜欢喝酒,还爱出去泛舟游玩。也正是因为这样,李清照在新婚时还大胆地向丈夫求欢,并将过程写词记录下来。这首词就是《丑奴儿》,《丑奴儿》还是一首云雨诗,道尽了女孩儿的风流。

一、李清照的养成史

这是一首示爱词,在男尊女卑的封建社会中,男子可以写下“井底点灯深烛伊,共郎长行莫围棋”“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阴”的诗。

也可以写下“今生但愿无离别,花月下、绣屏前。双蚕成茧共缠绵。更结后生缘”的词。由于都是风流才子,众人大多会对其诗词风格一笑而过。

但女子在封建时代中却没有如此特权,她们除了三从四德,还要无才是德。即使遇到心上人,大多也只是“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的娇羞,她们不敢将情意轻易表达,最多写一些较为委婉的爱慕之词。

这位女词人就是才华横溢的李清照,想必大家对李清照并不陌生,从“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就开始学习过她的诗。

李清照作为婉约派的代表女词人,她的词风分为三个阶段,从出嫁前、出嫁后、再婚后各有转变,无论哪个阶段,她的词风都是较为严谨。

殊不知,一本正经的李清照其实也是一个隐藏的“腹黑女”,而她的腹黑就来自于她的那首“示爱词”,她能够写下这首词的根本原因在于她的丈夫赵明诚。

先来回顾一下她和赵明诚的相爱过程,李清照于年出生在齐城济南的一个官宦文学家庭中,他的父亲李格非乃是进士出身,在朝廷担任礼部员外郎,母亲王氏乃是宰相王珪的长女,他们二人善诗文,精于辞章,对文学诗词颇有研究,李清照一出生就沐浴着文学气息。

李清照在耳濡目染中有着极高的文学天赋,小小年纪便博览群书、能作词作曲,王灼曾这般评价李清照:“自少年便有诗名,才力华赡,逼近前辈”。

二、“白富美”的恋爱史

李清照的年少成名除了自身的努力外,也来源于开明父母给予的学习环境,在“女子无才便是德”的背景下,李家并没有强迫李清照学女红、做闺秀,她们尊重李清照的兴趣爱好,实行平等教育。

李清照除了有较高的文学修养外,颜值出众、气质脱俗,这大概就是所谓的“腹有诗书气自华,最是书香能致远”。

身为颜值和智慧并存的白富美,还没成年之前,她在当地就是有名的才女。网络并不发达的年代,济南一带都熟知李清照,可见李清照的才气有多么耀眼。

身为万众瞩目的女神,李清照自然有底气选择佳偶,她的追随者不计其数,但李清照对这些“肤浅之辈”并不上心,直到看到了赵明诚时,李清照才有了少女的娇羞,才有了“见客入来,袜刬金钗溜”的写照。

赵明诚出身不凡、气宇轩昂,对李清照仰慕已久,他和李清照兴趣相同、三观相同,二人一见倾心,在赵明诚的猛烈追求下,李清照答应嫁他妻。

年,18岁的李清照带着对婚姻的满心期待嫁给了21岁的赵明诚,这对金童玉女的结合被人几度奉为佳话。

二人都有足够的物质基础,他们不需要为柴米油盐酱醋茶的生计而奔波,只需要享受精神喜悦即可。

三、新娘子的婚后史

而李清照婚后的创作几乎达到了巅峰时期,像“怕郎猜道,奴面不如花面好。云鬓斜簪,徒要教郎比并看”是她对婚后生活的细腻写照。

和许多新婚女子一样,李清照非常享受丈夫的宠爱,唯一不同的是:李清照身为词人,会借景抒情,细腻表达。通过很多词都能看得出来:她和赵明诚爱得如胶似漆。

被“爱情冲昏头脑”的李清照在一个夜晚写下了这么一首词。

一场暴风雨过后,夏季的炎热消退些许,李清照起身沐浴,随后洗去了一身疲惫,她对着菱形的镜子化上了美美的淡妆,望这镜中如花一般的女子,李清照不由得喜上心头。她便写下了:“晚来一阵风兼雨,洗尽炎光。理罢笙簧,却对菱花淡淡妆”。

晚上画淡妆,自然是为了给心爱之人一个好的印象,“女为悦己者容,士为知己者死”就是这般心理。

夏风吹在身上极为舒适,昏黄的灯光映在房间极为暖情,随后她穿上了薄如轻纱的睡衣,隐隐透露着肤如凝脂的雪白肌肤,房间内醉人的幽香令人酥软。

李清照对自己婚后的生活是满意的,她看着这般装扮再次写下:“绛绡缕薄冰肌莹,雪腻酥香。”

李清照期待着和爱人共度良宵,笑着对赵明诚轻声说道:“今晚的席子舒服且凉。”这种暧昧的暗示以“笑语檀郎:今夜纱厨枕簟凉”而结束。

李清照大胆示爱,但她的方式委婉有趣,通过化妆、更衣、凉席来突出她在入睡前的精心准备,面对这般俏丽佳人,赵明诚怕是幸福满满。

这首“丑奴儿”是较为真实的写照,从用词到词风,都可为李清照的智慧、勇气点赞,能够大方表露心声,这在长达两千年的封建历史中都极为罕见。

这样的细腻心思一定是足够幸福才写得出来的。尤其那句“今夜纱厨枕簟凉”更是表达了李清照对新婚生活的向往。

这首词可以看出她对赵明诚坦荡无私的爱,也能看出李清照是一个浪漫唯美的女子,能够抛下昔日的文学束缚选择和赵明诚放飞自我实属不易,这就是“你侬我侬,忒煞情多。情多处热如火”的真实反应。

这首诗本是李清照作为新婚生活的纪念之词,但它在流出之后却引发了巨大争议。有人说:李清照作为才女,她的许多灵感都来自于生活细节,一首简单的求爱之词都能被她抒发得脸红心跳,这样的才华着实令人佩服。

也有人说:作为文学修养极高的女词人,竟能写出带有情色的诗词,实在令人反感,颠覆了心中的才女形象。

爱花,爱酒,擅诗词,写尽人生的美丽与哀愁。

品读词传,“千古第一女词人”,“千古第一才女李清照”,73年的跌宕人生中的四段命运。纵观李清照,无论在哪个人生阶段,都是真实率性的生活。哪怕后期处于逆境,依然坚定地奔跑在自己人生的道路上。

这样一个爱花爱酒风流不羁、离经叛道的女词人,用自己的诗词写尽人生的美丽与忧愁。她敢饮敢醉,敢爱敢恨,极富“舍离断”的力量。在那个男人占据主导的大宋文坛,以自己的风骨诉诸文字。在那个偏安一隅的南宋朝廷,她毅然执笔,借古讽今。

李清照将“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刻进了骨子里,无论是家国还是自己的人生。无论在哪一时期,在哪一阶段,处境如何,李清照以一介女子之躯,展现的气魄和精神是当时很多男人所难以企及的。

词集中对李清照的人生经历和词集均进行系统解析和鉴赏。以李清照的人生际遇对照她的词集,更有利于了解当时词人的心境命运。

用婉转细腻的笔触,生动的描绘出当时的社会面貌下,李清照的生活经历。

这套书一共有六册,分别是《李清照词传》、《李煜词词传》、《苏轼词传》、《辛弃疾词传》、《纳兰容若词传》和《仓央嘉措词传》。印刷清晰,读来版式舒适。

有人肯定认为,这六册书写了六位诗人的人生,诗词,还附带优美文辞的赏析一定很贵吧。其实这六册书只要99元。

书中内容通俗易懂,这套书还可以给你的孩子阅读,增长见闻,增加孩子对诗词更好的理解,也可以帮助孩子作为一个古诗词的参考。这是一套适合全家老小一起读的书。

99元,一件衣服或者几顿饭钱,就可以读到6位诗人的一生经历,还可以和他们一起感受诗词中的那些离愁别绪,感受他们笔下那些真挚朴实的诗句带给我们的感动。来一场浪漫的古典行,何乐而不为呢?

感兴趣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f/57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