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 笙图片 >> 正文 >> 正文

在上海滩,杜维翰是三等人,杜月笙自认是二

来源:笙 时间:2023/5/23
北京医院治疗青春痘 http://m.39.net/pf/a_8740651.html

杜月笙是上海滩著名的大亨,在他的名言之中,曾经将人分为三等,而他却把自己列为二等人。此时一个问题不可避免地出现了,既然杜月笙都被称为二等人,究竟谁才会是一等人呢?如果您想知道,就让小编来为您揭秘:

(本文所有图片,全部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本号作者删除。图片与内容无关,请勿对号入座)

杜月笙一生叱咤风云,在上海滩中颇具名望,他不仅是青帮中的巨头,而且还是当地著名的商贾大家,所经营的生意虽涉嫌违法,却牟利甚丰,令当时不少实业家都望尘莫及。

杜月笙一生交友甚广,并且人人都对其尊重有加,见面往往都要称一声“杜先生”。杜月笙的情感经历同样丰富,他曾先后娶过5个老婆,并生下了8个儿子和2个女儿。杜月笙虽然能有儿女绕膝的幸福,却也曾为此而发愁过,尤其是二儿子杜维翰,更令其十分担心。

杜维翰是杜月笙和陈帼英所生之子,一直被杜月笙视作心肝宝贝。可能是常年的溺爱与纵容,令杜维翰养成了暴躁易怒的性格,遇事总是冲动不已。在杜维翰结婚之后,他时常要与妻子吵架,一旦发起火来,必然会对其拳脚相加,闹得家中鸡犬不宁。

杜维翰的暴躁之事,自然会传到杜月笙的耳中,而作为父亲,远在异地的他只能对儿子好言相劝。在年时,身在港地的杜月笙,专门为儿子杜维翰写了一封信,并托朋友寄送到当时的上海地区。在这封信中,杜月笙对儿子讲了很多道理,并提出了“三等人”的观点。

杜月笙在信中写道:“头等人,有本事,没脾气;二等人,有本事,有脾气;末等人,没本事,大脾气”。杜月笙的这条语录,也被后世收录在其名言列表中,一直是不少人尊奉的经典之语。与此同时,杜月笙还告诫儿子道:“我儿维翰若是因为自己现实忧虑不如意,动辄便迁怒于夫人,不计他人以妇人之躯难于承受现实之苦,这与末等人有何异?”。阐述了作为一个男人,身上应该担任的责任,即使压力再大,也不能将气撒在女人的身上。

与此同时,杜月笙还认为,自己虽然如此功成名就,但也只是居于二等人的行列,难以成为一等人。杜月笙的说法看似非常谦虚,可是从历史角度来看,他对自己的评价也相当客观。对于杜月笙来说,他出生于底层社会,并起身于青帮,无疑是在身上泼了一盆脏水,一辈子都难以洗清。

不仅如此,杜月笙本人虽在抗战时倾尽家资,为前方将士提供援助,可是在此之前,他开办赌场、烟馆,无形之中也是对民众的一种荼毒,因此无论他多么努力,也都难登大雅之堂,成为一个极具积极意义的正义人士。

当我们为杜月笙自认二等人而思考时,不免又会提出一个问题,在杜月笙的心中,究竟谁才配被称为一等人呢?对此,杜月笙也有所提及,他认为“有本事者于小处能丰家庭之需,能睦家庭之德;于大处能解国之所难,能安民之所求;没脾气者能容妇孺之辱,能安时事之羞,父观人无数,唯张增澄可及之”,杜月笙眼中的一等人,正是张增澄。

张增澄原名张静江,浙江乌城人,是中国近代著名的政治家。张静江出生于江南的丝商巨贾之家,早年患有小儿麻痹症,留下了跛足的毛病,张静江一生充满传奇色彩,并在近代革命中立下大功,与革命导师中山先生交情甚笃。

杜月笙之所以会称张静江为一等人,正是因为他“有本事,没脾气”,这一点,在一件事上就得到了很好的体现。年时,张静江曾乘船前往法国,偶然遇到了中山先生。两个人在船上聊了许久,顿感相见恨晚,于是便以“同志”相称。张静江对于中山先生的革命理念十分赞同,并承诺对其革命事业予以资助。二人相互约定暗号,分别以电码A、B、C、D、E,代表1万元、2万元、3万元、4万元、5万元。

事隔几年后,时值同盟会资金周转困难,中山先生开始向张静江求助,而当孙的电码C发过去之后,张静江的三万元钱款立马便被邮汇过来。在此之后,同盟会屡次三番向张静江寻求援助,后者便一次不落的汇款,从未有过不耐烦的情绪。国内革命事业能在中国大地上星火燎原,继而推翻封建王朝的统治,张静江可谓是功不可没。

杜月笙一生阅人无数,从未看走过眼,他口中的一等人,也必然是人中龙凤,值得所有人尊重与学习的人。

文澜海润工作室主编文秀才,本文撰写:特约历史撰稿人:常山赵子虫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f/497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