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飞鱼说史
杜月笙有经营头脑,会做生意,他未必真有多少金融大才,一生皆为半文盲,不过杜月笙很早就意识到,单单在刀口上讨生活,并非长久之计,“钱财用得光,交情用不光”,杜月笙的生意经从来不是一进一出的数字账,而是吃好“人面、场面、情面”这三碗面的大算盘。
在20年代的旧上海,如果要找出一位本事能通天的人的话,非杜月笙莫属,在那个年代的上海,时人也都认为,在旧上海就没有杜月笙办不成的事,所以各界都习惯称之为“杜先生”。
杜月笙杜月笙的声名鹊起,离不开他会做人,如果说他是金融大才,可能不少人会笑出声来,但就是这么一个半文盲,却能在旧上海只手遮天,也就是因为他一直坚信“人情用不光”。
很多时候,我们品读杜月笙的故事,就会发现,杜月笙是个甘心被别人“利用”的人,也就是因为他的这种思想,让他的人际越来越宽,就在一次次被利用的过程中,杜月笙的财富之门已经为他敞开了。
说到杜月笙,我们就必须要说说他的财产,无论对于当时的人还是现在的人,杜月笙的财产都是一个谜,因为很少有人能确切地知道他到底有多少钱。
旧上海滩但是杜月笙作为上海滩的三大亨之一,肯定是有钱的,并且数额必定不会小,那么他的财力到底有多雄厚呢,虽没人能确切地说清,但是,我们可以通过当时他拥有的物品就能明白他究竟有多少钱了。
杜月笙的车。
现今社会,车是男人的另一张脸,或许也是女人的另一张脸,通过一个人拥有的车,我们也能判断一个的财富,当然并不是开什么样的车,毕竟拿着千把块工资替有钱人开车的司机,也是有的。
那么杜月笙的车是什么样的呢,就是那种我们在电视剧中经常看到的老爷车,在当时杜月笙名下有九辆之多,你或许会觉得,只有九辆,也不多嘛,但20年代的旧上海可不是现在。
旧上海的人力车在年,车无疑是西方社会特有奢侈品,整个旧上海还没有几辆,到了年,上海才有多辆,由此可见,杜月笙的九辆车,绝对是一笔不菲财产。
而杜月笙本人经常做的那辆车,车的牌照是“”,那么杜月笙这个车牌怎么得到的呢?当然不是花钱买的,而是别人送的,在当时有权势的人想要一个好车牌,那是需要用黄金换的,比如这个车牌就是旧上海的大律师鄂森用黄金换的。
别人的车牌靠黄金换,他的不要钱,车牌又是“七上”中的“7”,足见杜月笙在当时的权势,以及财富那是相当惊人的。
旧上海的汽车当然杜月笙的车牌,并不是只有一个,后来有人送杜月笙一辆豪车,他就把自己四个七的车牌和车都给了二夫人,自己却又新领一个车牌“”,但是这个车牌对于杜月笙究竟有什么意义呢,没人知道。
杜月笙的开支。
说完了了杜月笙的车,我们再来看看杜月笙的支出,杜月笙“用钱换人脉”的思想,注定了他不是一个小气的人,那么他的日常开支有多大呢?当时有人说杜月笙的公馆,一年要花费万大洋,这些钱在当时足够几百万人一年的花销。
此外还有人说,杜月笙的钱,是当时上海三大银行之和,一个人的财富,在当时可以匹敌三大银行的财富,这不禁让人惊掉了下巴,但是对于杜月笙来说,好似并不稀奇。
大洋根据上面两则判断和当时上海三大银行的财富,就有人推论杜月笙的财富在当时大概有六七亿大洋之多,对于现在的有钱人来说,六七亿或许只是小意思,但当时的大洋和现在的美元或者人民币,决然不是同一个概念的,因为当时的物价可是要远远低于现在的。
就拿都城的四合院来说,在当时大概80块大洋就可以买一套,也就是说杜月笙的财富足以买下套四合院,现在如果想买下这么多四合院,到底需要多少钱呢,飞鱼不敢想。
飞鱼说:
在年,为了支持抗战,杜月笙出资向美国柯蒂斯-莱特公司订购了架军用飞机,全数捐赠给政府,以一个人的财富在当时轻松买下驾飞机,这又是什么样的一种概念呢?
年,杜月笙临终前,他巨额的财富只剩下了11万大洋,而且把这些仅剩的资产做了分割,儿子给0大洋,结婚的女儿给大洋,未婚的女儿给大洋。
杜月笙和夫人说到这,不少人就会疑惑了,如此有钱的杜月笙,到了晚年为何就没钱了,他的巨额财富去哪了呢?其实都在他的保险柜里,里面装满了欠条,最少的美金,最多的有根金条。
而杜月笙并没有把这些欠条分给自己的子女让他们去讨债,而是当场让儿女们将欠条都给烧了,对于金钱看得如此透彻,杜月笙在当时的大亨中是第一人,或许他早已经看明白了“钱”的本质,所以并未不停地累积财富,而是把钱用在了自己认为该用的地方,毕竟用出去的钱才是钱。
对此,您怎么看?
参考资料:《杜月笙鲜为人知的那些事》、《杜月笙全传》等
(本文系飞鱼原创作品,抄袭必究,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END—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jzl/48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