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 笙资源 >> 正文 >> 正文

周易与音乐论乐经中的八音五声与八卦五

来源:笙 时间:2025/5/4

《乐经》是传说中的儒家六经之一,久佚不传,后世多认为毁于秦始皇焚书,但《乐经》是否存在仍然众说纷纭。《乐经》的内容主要涉及音乐理论、音律制度、乐器分类、乐舞形式、礼乐制度等方面,是古代中国音乐文化的重要遗产。本文试图从周易的角度,探讨《乐经》中的八音五声与八卦五行之间的契合关系,以期对《乐经》的内涵和价值有所认识和理解。

一、八音五声的含义

八音是指古代中国按照乐器的制作材料分为八类,分别是金、石、土、革、丝、木、匏、竹。每一类又有不同的乐器,如金类有钟鼎,石类有磬,土类有埙,革类有鼓鼗,丝类有琴瑟,木类有柷敔,匏类有笙,竹类有管箫等。八音是中国古代音乐文化的基本元素,也是《乐经》的核心内容之一。

五声是指古代中国按照音阶分为五个基本音高,分别是宫、商、角、徵、羽。每一声又有不同的变化,如宫声有黄钟、大吕等十二律。五声是中国古代音律制度的基础,也是《乐经》的重要内容之一。

二、八卦五行的含义

八卦是指周易中用三个阴阳爻组成的八个符号,分别是乾、坤、坎、离、震、巽、艮、兑。每一卦代表一种自然现象或动态状态,如乾为天,坤为地,坎为水,离为火,震为雷,巽为风,艮为山,兑为泽等。八卦是周易的基本概念,也是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五行是指古代中国按照物质运动变化分为五种基本类型,分别是金、木、水、火、土。每一行又有不同的属性和相生相克关系,如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等。五行是中国古代自然科学和社会历史的重要理论之一。

三、八音五声与八卦五行的契合

《乐经》中的八音五声与周易中的八卦五行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契合关系。这种契合关系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形式上的契合。《乐经》中将音乐分为八种材料和五种音高,《周易》中将自然分为八种现象和五种类型。这种分类方法具有相似性和对应性。例如,《周易·说卦传》说:“天地定位,山泽通气,雷风相薄,水火不相射。”这里将天地山泽雷风水火作为自然界最基本的元素,《乐经》中也将金石土革丝木匏竹作为音乐界最基本的元素。两者都是从物质的本质和特性出发,进行分类和归纳。

(2)内容上的契合。《乐经》中的八音五声与周易中的八卦五行之间不仅在形式上相似,而且在内容上也有对应和相应。例如,《乐经》中将金属制成的乐器归为金音,周易中将金属制成的器物归为金行;《乐经》中将石头制成的乐器归为石音,周易中将石头制成的器物归为土行;《乐经》中将丝织品制成的乐器归为丝音,周易中将丝织品制成的器物归为木行;《乐经》中将竹子制成的乐器归为竹音,周易中将竹子制成的器物归为木行;《乐经》中将皮革制成的乐器归为革音,周易中将皮革制成的器物归为火行;《乐经》中将木头制成的乐器归为木音,周易中将木头制成的器物归为木行;《乐经》中将匏瓜制成的乐器归为匏音,周易中将匏瓜制成的器物归为水行;《乐经》中将陶土制成的乐器归为土音,周易中将陶土制成的器物归为土行。这些对应关系说明了《乐经》和《周易》都是从同一种思维方式和认识方法出发,对自然界和人文界进行了统一和协调。

(3)意义上的契合。《乐经》中的八音五声与周易中的八卦五行之间不仅在形式和内容上相似和对应,而且在意义和价值上也有共通和互补。例如,《乐经》中认为八音五声是礼乐制度的基础,礼乐制度是维护社会秩序和人伦关系的重要手段,《周易》中认为八卦五行是自然运行和社会变化的规律,八卦五行是指导人生哲学和政治治理的重要原则。两者都是从天人合一的思想出发,探求自然界和人文界之间的和谐与统一。

四、结语

《乐经》中的八音五声与周易中的八卦五行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契合关系,这种契合关系体现了中国古代音乐文化与哲学思想之间的深刻联系,也反映了中国古代文化对自然界和人文界进行整体性认识和创造性表达的特点。通过对《乐经》与《周易》之间契合关系的探讨,可以增进我们对中国古代音乐文化与哲学思想的理解和欣赏,也可以启发我们在当代社会中寻求自然界和人文界之间更加协调与平衡的发展路径。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lczl/78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