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 笙资源 >> 正文 >> 正文

盗亦有道解读杜月笙的规矩人生

来源:笙 时间:2023/4/27
纵横江湖03:28来自我love读历史

传统汉语里面有一个词叫做劫富济贫,说的是罗宾汉或者楚留香式侠盗。

这类人虽然名为“盗”,但却被老百姓所讴歌和称颂,因为他们做事有自己的规矩或者说是“道”,即不偷穷人,非但不偷穷人,反而还帮助穷人。

中国传统的强盗或者窃贼也是有自己的规矩的,比如说强盗,虽然做的是剪径的勾当,但一般只劫财,不害命,如果当事人不反抗的话,他们不但会留受害者一条性命,而且还会给他留一定的钱财,保证他有足够的盘缠回到家中,避免饿死途中。

再比如说“时迁”。他们的规矩是,不偷穷人(当然,也没什么值得偷的)、不偷寡妇、不偷病人。

再看如今,无论是活跃于火车站抑或商业区的“三只手”们,行为做事,越来越没有下线,什么丧心病狂的事都干得出来,比如,有不少流窜于客运站或者火车站的小贼,专门盯住年底回家的农民工,并将他们辛辛苦苦打拼一年的血汗钱偷个一干二净。

更有甚者,医院去偷患者救命钱的小贼,对于以上两种人,或者说是人渣,抓住之后,即便是枪毙了事,恐怕绝大多数人也是赞同的,毕竟,这两种人或者说这一种人太招人恨了。

偷窃,本来就已经是犯罪行为了,你再盗亦无道,那就更加罪不容诛了。

我们都知道杜月笙是旧上海的黑社会老大,但是,这个人并不招人痛恨,因为他“盗亦有道”,行为做事有自己的“规矩”。

国学大师章太炎乃是杜月笙的至交。章大师的臭脾气是举世闻名的,他连袁世凯都敢骂,平素待人更是狂得没边,但他对杜月笙极为欣赏,认为后者有先秦之时的“国士”风范。

杜月笙之所以如此得章大师青睐,主要是因为他的“规矩”和做人的底线。

曾经有一个富家子弟来求杜月笙解决问题。

当时,该富二代将一名舞女的肚子搞大了,于是,舞女开始纠缠富二代,并严重影响了富二代及其家族。

富二代无奈,给了舞女两万大洋。但是,舞女依旧纠缠富二代。富二代实在没有办法,只能求到当时“在上海滩无所不能”的杜先生头上。

杜月笙听了此事,先是问道:“按规矩办了吗?”

旁边弟子答道:“给了双份(当时默认的规矩是类似事件一万大洋了事)。”

杜月笙听后,平静地说道:“那就按规矩办吧。”

于是,杜门弟子把那个舞女装麻袋后,就直接扔黄浦江里了。

另外,杜月笙还有一条规矩就是绝不当汉奸,这也是日本人占领上海之后,他能够保持晚节的一个重要原因。

最后补充一点冷知识——杜月笙虽然和共产党关系也不错,但建国之前就出走香港了。

(以上图片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lczl/45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