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想把这篇推文送给有古镇情节的你。
定位于贵州,一起来感受蒙蒙细雨下的梦幻古镇。
贵州西江千户苗寨至今仍完整保留着“原始生态”文化的地方,也是目前中国乃至全世界最大的苗族聚居村寨。
它是一座大型的露天博物馆,每一道墙、每一扇窗都诉说着那段历史、那段往事。
在西江,每年的苗年节、吃新节或十三年一次的牯藏节都是名扬四海的节日。如果你在旅游时正好赶上庆祝,那隆重的场面一定会让你难以忘记。
下面小编来普及一下这三个节日。
苗年节
在苗年节前几天,家家户户都要把房子打扫干净,积极准备年货。在苗年三十的晚上,全家都要在家吃年饭,守岁到午夜才打开大门放鞭炮,表示迎接龙进家。在天刚拂晓时,每家都由长辈在家主持祭祖。早餐后,中青年男子便上邻居家拜年。
吃新节
在吃新节前,主妇们到田间摘新谷,舂出喷香的白米。节日早晨,各家主妇蒸好新米饭,煮好鲜鱼,即邀年老客人,带着儿童来到田间,祭祀祖先,然后全家聚餐,以此预祝五谷丰登。
牯藏节
一般在历史上关系较密切的村寨间进行,牯藏(脏)节有小牯大牯之分。小牯每年一次,时间多在初春与秋后农闲季节,吃牯村寨杀猪宰牛邀请亲友聚会,其间举行斗牛、吹芦笙活动;大牯一般13年举行一次,轮到之寨为东道。
一想到苗族,仿佛耳边就会有苗族银饰作响,欢快而又悦耳。苗族银饰全为手工制作,而在西江便有远近闻名的银匠村,其工艺制作有着超高的水平,吸引着众多的游客驻足观赏。
“拂墙花影动,疑似玉人开来”苗族的少女们有着黄鹂般婉转的歌喉,将民间音乐展现给世界。她们朴实勤劳且好客。小编初次到时便被苗族姑娘们的热情所惊讶,她们用最质朴的方式展现出了中国传承千年美德的好客。
小编当时旅游时,天空正下着蒙蒙细雨,黑瓦木制的房子颇有古风。房屋多半是依山而建,一些云雾似是遮住视线,尽显朦胧之美。夜晚之际,微黄的灯光和白雾形成很好的视觉效果,仿佛置身于漫画一般。这里远离尘世,没有灯火通明也没有车水马龙。夜深人静之时,有的只有几声犬吠罢了。在这里,似乎忘记了浮世的烦恼,只是简单的生活着。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f/26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