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爱林
老区涉县是一片红色的沃土,在哪里发生过许多可歌可泣的红色故事。
现在党和政府十分关心老区的经济发展,近几年,在老区进行旅游带动经济发展战略。结合利用本地资源及地名优势,打造旅游强县。
涉县有很多有趣的村庄,弹音就是其中一个。
弹音不但有红色旅游中不可或缺的晋冀鲁豫边区人民政府旧址,而且有很多美丽的传说。
弹音两字均与音律有关,村名的起源众口不一,一说为村北边沟谷甚多,且草木旺盛,遇上连绵阴雨,各沟谷间便形成多条涧水,天晴数日,涧水仍川流不息,“叮咚”的流水声在群山中不绝如缕,如琴弦上弹出的优美音乐,而取名弹音。二说在弹音村东的东湾崖上,曾经有块奇石,形如巨鼓,人若用小石块敲击,便会发出洪亮且清脆的音响,在远山近岭中回响,故名弹音。流传最广的,就是女娲在此造笙簧弹出节奏明快的音律而取名弹音的说法,在村后有条小山谷,人们都叫它和乐(le),弹音村名由和乐(ye)场演变而来的。
弹音村为东西走向,以社坊院为界,往东为东头,往西为西头。村北最高且有土崖,古人依土崖而挖窑洞居住,而后建房,故弹音村原住居民故居都在土崖下。称为东垴和小西垴,两垴往前逐渐形成村落,有街有巷,以前后方位取名后街、下街。地势低洼处,人们便起名圪岛地。村东因靠近土崖,村民初居时依土崖打洞为窑,起名为东窑。东窑与东垴之间凸出一座小山,小山丘半腰绕有一条小路,远处望去,形如石磨,故名磨盘垴。村西头最高处为西垴,通往西脑的路有坡且多有碾磨,人们便以物取名,称为碾坡儿。社坊院往东有一水池,秋天,人们常把麻捆泡在水池里浸泡,天常日久这个水池就成了麻池。麻池东岸建有奶奶庙,庙前曾有一池,池中种满了荷花,花开季节,清香飘溢,给古庙带来浓浓的灵秀气息。荷根为藕,藕在池中,藕池就成了一个标志性的名称。庙前后各有竹园一处,四季常青,生机盎然。
随着人囗的增长,村民的住宅面积也不断增大,以奶奶庙、社坊院向南扩展,距清漳河不足米。年,在村尽头的东湾崖前新建一处住宅小区,村里人都叫它新民居。
弹音,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下,一定和她的名字一样,发愤图强,奏响时代最强音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f/20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