泠泠七弦上,静听松风寒,古调虽自爱,今人多不弹。对于一首名曲,人们赏之雅美,却往往忽略承载其美之物。“金、石、土、革、丝、木、匏和竹”,古乐八音,取于自然,融于智慧,阐释千古不绝的幽远韵律。
在了解古代乐器之前,先稍稍普及下古乐乐理知识:十二律制是以三分损益法将一个八度分为十二个不完全相等的半音的一种律制。古代有五音和七音,这个“音”大致相当于今天的音阶,五音就是宫商角徵羽,再加上变宫、变徵,就构成了七音。
金属乐器
金,是指金属乐器,其种类繁多,以钟类乐器为主,钹,锣等也是金属乐器,它们的共同特性是声音宏亮,音质清脆,音色柔合,钟类乐器有“特钟”与“编钟”的区别,在古代政治文化上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石类乐器
石,指的是石类乐器,石类乐器主要是磬。磬是以坚硬的大理石或玉石制成。石质越坚硬,声音就越铿锵宏亮。磬可分为特磬,编磬等。编磬是由十六枚形式大小不同或厚薄不同的石块编悬而成。“磬”也和钟一样,有“特”字号的和“编”字号的。
土类乐器
中国八音中的土类乐器,主要的只有两种,一个是埙,另一个是缶。缶的形状很像一个小缸或火钵,是很少见的乐器。埙的历史悠久,目前发现最为古老的埙距今已有余年。埙的音色柔美,音质圆润,颇有高处不胜寒的凄凉美感。
革类乐器
革是指以野兽皮革制成的乐器,其中最主要的是鼓,鼓也是古代人民最初使用的乐器。鼓的作用很多,平时可当乐器,以配合舞蹈节拍,在战时可激励士气。鼓的种类很多,“腰鼓”是其中一种。
丝弦乐器
丝指的是用蚕丝制成弦,再制作成乐器。在商周以前,丝弦乐器只有琴和瑟两种,秦汉以后才有筝、箜篌、阮咸、秦琴、三弦、琵琶、胡琴等。其中“琴”中国的乐器里最富于代表性,乃“琴棋书画”四艺之首,它的身价颇高,象征著君王、文人和隐士,代表曲目:《高山流水》等。
木类乐器
木是指木类乐器。最初有柷、敔、拍板等,后来有木鱼、梆子等。柷是一种祭祀用的启奏乐器,而敔是一种停止音乐的乐器,这两种乐器除了在孔庙以外,普通乐团不容易看到。
匏类乐器
有一种葫芦叫匏瓜,古人用干老的匏瓜制成乐器,就是匏类乐器。匏类乐器包括笙和竽等簧片乐器。笙是和声乐器而竽形状很像笙,比笙大一点,管也比笙多。南郭先生“滥竽充数”的故事讲的就是关于竽趣闻。笙类乐器代表曲目《孔雀开屏》、《凤凰展翅》等。
竹类乐器
竹是指竹类制成的乐器,主要有箫,笛,和管。其实比较简单的区别是直吹为箫,横吹为笛,二者虽然都是竹子作成的乐器,但性质和音色各有巧妙不同。在竹制的古乐器中,最重要的是排箫,它有发标准音的功用。《梅花三弄》就是一首乐品极高的箫曲。
九道讲堂中国古乐是一个沉睡着的庞大宝藏,8月15日九道跨越时空,梦回远古,带来《文人音乐》——国学古乐分享会,和您一起分享古乐之美、香道之美、茶道之美。一缕清香,三两琴高,茶香宁静……
注:因席位有限,参加请预约报名!
预约方式:请于订阅号中回复文字信息“参加活动+您的姓名+联系方式”即可。例:“参加活动+九先生+”。
让生活艺术一点,让艺术生活一点。
九道茶学社
一种东方生活
一个文艺居所
广州店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a/8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