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很多影视剧尤其是神话玄幻剧中,编剧们总喜欢请来“三皇五帝”这样的上古大咖,为剧集蒙上一层神秘面纱。但对于那段历史,你真的了解吗?“炎黄子孙”这个称谓是怎样得来的呢?随后的尧舜禹创立的“禅让制”广为后人传颂,却为何存有异议?让我们一探究竟。
“三皇”的说法不一,一般认为是伏羲、女娲、神农,还有一说是燧人氏、伏羲氏、神农氏。燧人氏钻木取火的故事耳熟能详,但除此之外的说服力不强。传说公元前约年,伏羲以通神明之德创八卦,教民结网,从事渔猎畜牧,致嫁娶以丽皮为礼,造书契以代结绳之政,又创造了五弦琴。目前考古发现中国最早的文字,就约在五千年前,因此,伏羲作为中华文化最早的代表,是有据可证的。女娲是在伏羲之后的天下共主,传说她炼石以补天,所作笙簧是音乐的开始。神农(即炎帝)继女娲后为天下共主,传说他是农耕和医药的发明者,神农尝百草的故事广为流传。神农之后,中华民族开始进入农耕社会。个人觉得,这个时候的传承更像是“禅让制”,贤能者居之。
“五帝”乃黄帝、颛顼、帝喾、唐尧、虞舜。皇帝是在涿鹿之战中战胜蚩尤之后成为天下共主的(也有说之后又战胜了炎帝部落),炎、黄等部落融合成华夏民族,故后人均称自己为炎黄子孙。
颛顼是黄帝的孙子,帝喾是黄帝的曾孙,唐尧是帝喾的侄子(也就是黄帝的玄孙:黄帝-玄嚣-蟜极-帝喾-挚/尧),虞舜是唐尧的女婿(但实际上,虞舜是黄帝的七世孙:黄帝-昌意-颛顼-穷蝉-敬康-句望-桥牛-瞽叟-虞舜),最后传位给“三过家门而不入”的大禹(但实际上,大禹也是黄帝的玄孙:黄帝-昌意-颛顼-鲧-禹)。由此可见,尧和禹是远房同辈分的亲戚,而舜则是他们的玄孙,他们之间不管是谁当皇帝,都是家族内皇帝位的传承,不存在什么传给“家外人”的“禅让”。后来的统治阶级为了统治需要,美化了那段历史,成就了一段“千古佳话”。
好了,今天的历史就分享到这里。让我们做时间的智者,经历沉淀,愈久弥香;不做时间的筛漏,随风飘散。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a/54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