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 笙优势 >> 正文 >> 正文

年第二届上海音乐学院笙艺术周新作

来源:笙 时间:2022/5/1
笙作为世界“自由簧”乐器的鼻祖,有着三千多年的悠久历史,也是民族器乐中唯一能演奏和音的吹管乐器。在中国古代音乐发展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建国以后,笙艺术更是有了长足的发展。以乐器而言,从传统十七簧笙逐渐发展成二十四、二十六簧及三十六、三十七等簧管数的半音加键笙。以作品而言,从胡天泉的《凤凰展翅》、闫海登的《晋调》的独奏曲到关迺忠的《孔雀》、刘文金的《虹》等协奏曲,各类风格可谓百花齐放。上海音乐学院作为全国知名高等音乐学府,承载着传承和发展笙艺术的重要使命。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上音笙专业在徐超铭、翁镇发、吴巍等专家教授的带领下,蓬勃发展。如80年代研发了三十七簧加键传统笙并首演了陈铭志的《远草赋》、赵晓生的《唤凤》等高难度现代独奏作品,更涌现了EnjottSchneider的《易经》、《土与火》;陈银淑的《Su》以及苏潇的《天启》等大量的笙协奏曲。年更是举办了具有广泛影响力的“首届上海音乐学院笙艺术周”等活动。为了更好地促进笙艺术的全面发展,鼓励并激发更多优秀的作曲家参与笙的作品创作,今年将再度举办“上海音乐学院笙艺术周”及其相关活动。因此,现面向全世界征集优秀笙独奏作品并于艺术周期间举办相关研讨及工作坊,由优秀笙专业教师及学生试奏并公开展演。期待您的积极参与。一、组织架构:主办:上海音乐学院承办:上海音乐学院民族音乐系、上海音乐学院笙艺术周组委会二、作品要求:1.年后创作、且未公开发表过的笙独奏原创作品。2.要求内容积极健康,有一定艺术性并利于传播,题材不限。3.演奏时长原则上为5-15分钟4.伴奏人员在三人以下,乐器种类不限。三、征集时间:1.即日起至年6月30日开放报名2.年7月31日为最终交稿时间,作曲家请手写一份原创声明并签字,与参赛作品一同署名后打包发送到:

shcmusic.edu.cn3.年8月组织相关专家参与遴选并通知入选作曲家4.年9月中下旬邀请作曲家参与学科建设研讨会,入选作品将颁荣誉证书并进行作品展演,相关费用由组委会承担。注:相关时间节点会根据国家防疫要求进行调整,请大家持续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jzl/8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