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推进“拉祜文化名县”发展战略,切实加强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牡帕密帕》、《芦笙舞》的传承与保护,发挥传帮带作用,丰富群众的文化生活。2月15-16日文东乡文化广播电视服务中心组织传承人到邦佑村下班英举办《牡帕密帕》、《芦笙舞》技艺培训班。邦佑村下班英、老干河、新干河、大河边的40余名热爱《牡帕密帕》、《芦笙舞》的民间艺人参加培训。
据了解,年6月“拉祜族芦笙舞”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拉祜族芦笙舞源于劳动生产,以男性为主,有多个套路,现已收集记录的有83套。按表现内容,可分为宗教祭祀、生产生活、模拟动作和嘎调子4种类别。《牡帕密帕》是拉祜族创世史诗,是拉祜族民间文学艺术的瑰宝。全诗涵盖了拉祜族政治、经济、文化、历史等方面的内容,被称为拉祜民族文化的百科全书,年进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文东乡目前有拉祜芦笙舞传承人2名,文东乡邦佑村下班英一队李东、二队鲍金朗,牡帕密帕传承人1名,文东乡邦佑村老干河李扎努。
芦笙舞
培训分两个部分组成,一、《芦笙舞》动作技艺基础知识,主要授课人:李扎努、李东、田正华、田扎母,他们主要教授了:厄萨出世、造天造地、造太阳月亮、江河湖泊、划分季节、造花草树木等舞蹈学习。
??
牡帕密帕
二、《牡帕密帕》内容和演唱技巧,主要授课人:李扎努、李忠妹、胡正良、罗娜福、胡云发、胡小润,他们主要教授了:磨刀舞、犁地舞、钐地算、摞草舞、风吹谷子倒、舂小豆舞、欢乐舞、三角舞等多套路的舞蹈惟妙惟肖地表现各种动物的性格、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表现出拉祜人观察生活的能力和富于创造的智慧。
??
本次非物质文化遗产培训,让丰富的非遗文化再次深入到人们的生活,提高了人民群众对文化遗产保护重要性的认识。通过传承人之间探讨交流,专题教学的形式,增强了传承人的文化自信与文化自觉,提升了非遗传承实践能力。
下一步,文东乡将持续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jzl/3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