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前面:
八年前,我走在学校的路上,当时广播正在播着一首叫《琴师》的歌,那是我第一次接触到古风音乐的场景,彼时,我刚上初一。
那时候的我,还不知道这首歌在古风圈的地位,也不知道《琴师》的作者“音频怪物”在古风圈代表着什么。当我明白时,已是多年以后。可此时的古风圈,也不再是当年的那个古风圈了。
八年过去了,我作为互联网的原生一代,见证了古风圈的起起落落。
昔日,古风圈是由一群爱好者发起的小圈子,他们纯粹、认真、热爱、珍惜。
如今,抄袭、浮躁、低俗、圈钱,这些本不该有的怪象,纷纷袭卷向了古风这个小圈子。
于是有人这么说道:“以前听古风歌,觉得各有千秋;现在听古风歌,是在沙里淘金。”
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样的变化?这样的变化,对古风圈来说,到底是好还是坏?
这一次,古风圈又将面临怎样的洗牌?而这一切的答案,还得从八年前我在学校听到的《琴师》这首歌讲起。
《琴师》海报
1
年9月,音频怪物发布了一首叫《琴师》的古风歌曲。
古风圈的圈内人,喜欢把音频怪物称作老妖。
原因也挺简单,因为老妖本身就很喜欢作妖搞怪,经常游走于“男神”和“男神经”之间。
所以在他的专辑里面,就有一部叫“老妖的奇异之旅”的专辑。
而《琴师》,就是这部专辑的其中一首歌。
《琴师》只是一个引子,它就像一只匍匐在热带雨林的蝴蝶,没动静的时候,就没人会注意到它。
可就是这只小小的蝴蝶,当它挥动翅膀时,就能像老妖瞬间从男神切换到男神经那样,卷起一场不小的风暴。
而这场风暴,即将到来。
次月,在老妖发布《琴师》之后,古风圈另一位大佬也出一首新歌。
这首新歌的同名专辑在预售的时候,仅仅15分钟内,就售出了一万多张。
这就是河图的《倾尽天下》,一首被无数古风人追捧的神曲。
《倾尽天下》表演现场
风暴来了,巨大的粉丝流量将古风圈推到了一个新的层面。
这还不够,又是一个月之后,古风圈的女神级大佬董贞,发行了一张真正意义上的原创专辑。
在此之前,古风圈内大部分歌曲,要么是翻唱,要么是填词,古风原创歌曲在当时简直就是宝藏。
董贞发行的专辑《九音贞经》,弥补了古风圈的原创空白。
蝴蝶飞起来了,一场属于古风圈的风暴,如期来临。
后来,为了怀念这个时期,有人把老妖、河图、董贞他们三个人,合称为当时的“古风圈三大巨头”。
不知道有多少古风爱好者,当初就是因为听了他们三个人的歌,才有了“一生无悔入古风”的念头。
这三大巨头,在年的冬天,几乎开拓了古风圈的一个新时代。
命运的伏笔,也由此展开。
2
时间节点回到年的年初。
在命运的伏笔埋下之前,还有一段决定性的小插曲。
那年1月6日,一位来自四川攀枝花的音乐鬼才,和一位来自河北唐山的原创音乐人,这两位年轻人,打算联合起古风圈的朋友们,一起搞点不一样的东西出来。
这两人,就是后来在古风圈无人不知的EDIQ和丢子。
于是,一个叫“墨明棋妙”的原创音乐团队,就这样诞生了。
河图、茶少、千年破晓、徒有琴、Aki阿杰、HITA、小爱的妈……相当多的一部分古风音乐人,纷纷加入到了墨明棋妙的团队当中。
这是在古风圈中,最早成立的一支团队。
为什么要说,这是一段“决定性”的小插曲?
原因其实很简单,因为时间告诉了我们答案。
如今占据古风圈半壁江山的歌手们,绝大多数都是团队出身,其中以墨明棋妙的居多。
墨明棋妙团队合照
可以说,如果没有当年的墨明棋妙,就不会有今天的古风圈。
人心这种东西,是很容易就散的。
你很难想象,当一个圈子人人都在特立独行,没有团队,也没有合作,结果会是什么?
那也只能走向衰落了。
所以说墨明棋妙这一步棋,EDIQ和丢子走得可谓是绝妙。
自此,古风圈告别了单打独斗的时代。
3
在墨明棋妙之后,还涌现出了千歌未央、鸾凤鸣、流觞曲水、平纱落雁这些主打中国风和古风的原创音乐团队。
“三大巨头”展露锋芒的第二年,墨明棋妙在北京麻雀瓦舍举办了第一场演唱会。
当时的古风圈环境,还算是比较小众的。
墨明棋妙的音乐主创桂震宇,为了能更顺利办好第一次的古风演唱会,还跟父母借了五万块钱。
他甚至还害怕,如果价格定得太高的话,会吓跑粉丝。
不过事实证明,他的担心是多余的。
墨明棋妙演唱会门票的预售,刚开售的前10秒,张票就被粉丝们给秒掉了。
不得不说,在这样的环境下,古风圈可谓是风生水起。
如今我们耳熟能详的古风歌手,几乎都是在那几年的大环境下爆发出来的。
比如银临,一首《腐草为萤》,不知感动了多少路转粉的人;
又比如小曲儿,一首《上邪》,不知惊艳了多少圈里圈外的人;
还比如慕寒,一首《非鱼》,不知圈粉了多少剑网三的玩家。
不止是他们,还有很多很多歌手们,在那几年里,一下子就爆发出来了。
还有像晃儿、五色石南叶、贰婶、少司命、Winky诗等等,已经不是用“优秀”这样的词语,就能轻易地去形容他们在古风圈的成就了。
从最开始的分贝网,到后来的5sing和YYFC,再到现在的B站,众多古风圈的歌手们聚集到了一起。
那时候,哪里有什么双笙、萧忆情、伦桑……大家也只是因为喜欢古风,才聚到了这么一个小众的圈子里。
那个年代,最纯粹的环境,也造就了最纯粹的一批古风音乐人。
在风起云涌的大环境下,古风圈的众人走对了这一步好棋,但并不代表步步都是好棋。
没过多久,资本也开始涌进了这个小众的圈子,古风这盘生意,也要被盯上了。
任何一个行业的商业化,绝对是一件好事。
但古风圈出了点“意外”,它最开始的商业化,并没有走向“正途”。
有人想利用商业化的风口,在古风圈闯出一条“捷径”。
古风圈的一手好牌,即将被打烂。
4
抄袭、浮躁、低俗、圈钱,渐渐地开始充斥着整个古风圈。
首先,是“抄袭”之乱。
火遍大江南北的抖音神曲《离人愁》,被曝抄袭了周杰伦的《烟花易冷》和任然的《山外小楼夜听雨》;
很多人都知道双笙唱的《孤岛》非常火,但又有多少人知道,日本歌曲《aLIEz》才是《孤岛》的原版旋律;
剑三同人曲《我的一个道姑朋友》,还未经过日本歌手田井中彩智的同意,作者们就擅自改编了她的《一番星》。
跟风翻唱、借曲填词、侵权严重、缺乏原创,这大抵上就是古风圈的现状了。
这还是当年那个的古风圈吗?我甚至都有点怀疑是不是走进了翻唱圈。
如果说以前古风圈作曲人少,那么翻唱填词还可以理解,也情有可原。
可大部分的古风歌手,真实的情况就是,不断地翻唱、翻唱、再翻唱。
如果别人一问起,那你自己的作品呢?要么没有,要么就是原创的作品很少。
其次,是“浮躁”之风。
众所周知,古风圈很“乱”。
这个“乱”表现在两个方面,但都离不开古风圈的“浮躁”之风。
其一,填词方面,为了押韵而作词。
刘畅填词的《凉凉》,那句“凉凉夜色为你思念成河,化作春泥更呵护着我”,我估计龚自珍听见了都想打人。
只要能跟古风沾上边,就滥用辞藻堆砌歌词,打造出一首又一首所谓的“古风”歌曲。
可是啊,古风圈从来都不认为这些歌曲属于古风,它们只是打着古风幌子的流行歌曲罢了。
其二,粉丝的素质,一年不如一年。
以前大家还是因为爱好古风,才形成了一个小众的圈子。
可是现在,造谣、谩骂、抹黑、互喷随处可见,活生生让我有种小学生在骂街的错觉。
不知不觉间,“浮躁”笼罩了整个古风圈。
再来,是“低俗”之气。
有一个叫“满汉全席”的古风音乐团队,可谓是“一颗老鼠屎,坏了一锅粥”。
知乎上不讨好的“满汉全席”
古风圈名声的败坏,可以说得上是从“满汉全席”开始的。
“卖腐卖基,黑料满满”,这就是网友们对满汉全席的评价。
这并不是一个正常的音乐团队,该有的模样。
如果你继续深扒下去,“满汉全席”只会让你觉得越来越恶心。
比如歌手约女粉开房,比如谁又被曝出轨,比如管理层的混乱……
我看到的,只有低俗,少有清流。
最后,是“圈钱”之败。
资本走进了古风的市场,但大多数是“醉翁之意不在酒”。
年11月3日,网易云音乐筹备的“国风极乐夜”音乐盛典,在北京鸟巢举行。
这场主打“国风”的盛典,效果却让大家失望透顶。
有多少热爱古风的粉丝观众,从天南海北各自出发,花了好几十个小时赶来,在北京的冷风中等待好几个小时,就只是为了见自己的偶像一面。
可是,网易云音乐给出来的态度,却让古风圈的朋友们极其心寒。
三次元的歌手,比二次元的歌手还要多;
与“国风”相关的歌曲,也被主办方砍走了一半;
一首《琵琶行》,也只唱到了“大珠小珠落玉盘”,甚至连歌都没能唱完……
古风圈的粉丝观众成了被利用的“韭菜”,主办方网易云音乐一边收割着他们,另一边再继续压榨着这个圈子的“价值”。
典型的“打国风之名,行圈钱之事”。
5
古风圈被搞得如此乌烟瘴气的原因,不外乎就是这“四大怪状”。
但你说古风圈的商业化,这完完全全就是一件坏事吗?
我觉得倒也未必。
年9月13日,一条微博引起了古风圈无数网友的注意。
“我外公被查出肝癌晚期,希望翻唱圈的大神能为他唱一首《长恨歌》。”
在这条微博上的照片中,包括了一位身穿病号服的老人,他正微笑地躺在病床上,以及他手写长达6页的《长恨歌》配曲。
老人名叫王之炀,这是一个古风圈中人都应该记住的名字。
在王之炀小时候,他的国文老师是考过清朝科举的秀才。
那时,他的国文老师,经常在班上教过他们一些乐府诗词的曲调。
在古诗词曲调日积月累的熏陶下,王之炀也会经常跟着老师一起哼着那些乐府诗词的曲调。
像《木兰辞》《滕王阁序》《长恨歌》这样的古歌,哪怕几十年过去了,王之炀依然能够朗朗上口。
他的外孙女顾盼,在微博发出去之后的不久,姚晨、袁惟仁等多位明星纷纷被转发。
很快,EDIQ也转发了这条微博,并表示已经找人编曲,定当竭尽全力。
EDIQ找到的这个人,就是他多年的好搭档丢子,同时还找来了圈内好友老妖,打算共同完成老人的心愿。
短短四天时间,丢子完成了《长恨歌》的编写,老妖也完成了歌曲的录制和混音。
《长恨歌》部分歌词
时间紧迫,老妖也来不及去做传统形式上的歌曲推广,就直接把歌分享到了微博上面。
四年后,一档叫《经典咏流传》的国风音乐文化节目横空出世。
在节目播到第七集的时候,王之炀老爷爷的《长恨歌》再次出现在了大众的面前。
“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相隔着时空与生死,经典传唱人王铮亮与王之炀老爷爷,携手合唱了一首空前绝后的《长恨歌》。
如果古风圈还只是一个小众的圈子,如果古风圈没有正在被商业化,如果古风圈真的已经乌烟瘴气,那么这一幕永远都不可能会出现。
正是因为古风圈渴望出圈,正是因为有了《经典咏流传》这样的节目,正是因为还有像老妖、EDIQ、丢子这样的古风人在,所以才会有了这样一首《长恨歌》的出现。
环境虽然会变,但古风圈的人心,相信依然还在。
6
但命运这种东西,总喜欢造化弄人。
现在的古风圈,一边是深陷“抄袭、浮躁、低俗、圈钱”的怪现状,另一边是出现了越来越多如王之炀老爷爷这样的正能量事迹。
兜兜转转,众人正在看好却深陷怪状的古风圈,也终于走到了今天。
年年底,中国首档国风文化唱演秀节目《国风美少年》,在爱奇艺首播。
在豆瓣上,这档节目的评分是4.1分,比起《经典咏流传》,评分连它的一半都比不过。
差评如潮。
有人说,这是在糟蹋国风;也有人说,这是对国风的侮辱;还有人说,只是一个花架子罢了。
节目的初衷可能是好的,但效果的确大跌眼镜。
如今,当我们再次提到“古风”这个词语的时候,我们首先想到的是什么?
我想大多数人的反应,不是火遍抖音的《生僻字》,就是众人皆知的《红昭愿》,甚至还有人会说是花粥的歌曲。
但是,那些是真正的古风吗?
并不是啊,如果说只要打上几个古风的词语,那就算是古风歌曲,那么还要我们上下五千年的传统文化有何用?
真正的古风,从来都不是简单的辞藻堆砌。
而是《倾尽天下》《风起天阑》《第三十八年夏至》《永定四十年》等等,这些才是真正的古风歌曲。
这些歌,对于古风圈的人来说,要么就是初识古风圈的入坑曲,要么就是心中最完美的古风歌。
而不是什么狗屁不通的抖音古风神曲。
古风圈走到今天,我也从一个初中生,变成了现在的大学生。
八年间的变化,我们对古风圈的那份初心,可否还在?
其实八年前,答案早就给出了。
《国风美少年》现场
7
不难看出,早在八年前,古风圈的命运就已经被埋下了伏笔。
古风圈的命运,在时间的洪流中,起起落落。
八年过去了,现在我想听歌的时候,也还会去听听老妖的《琴师》、河图的《倾尽天下》、银临的《牵丝戏》。
不为别的,只是觉得这是一种缘分。
八年前,我在学校的路上第一次听到老妖的《琴师》,从那个时候起,我就已经和古风开始出现了千丝万缕的羁绊。
时过境迁,回过头再去看那些“抄袭、浮躁、低俗、圈钱”的古风圈怪状,其实也见怪不怪了。
八年间的变化,如沧海桑田。
起时,他们“因为一个人,爱上一座城”,哪怕再小众的圈子,也能凭着一份热情,圈地而起。
落罢,他们“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大浪淘沙后,剩下的终究还是那些经得住时间的作品。
古风圈,还是要且行且珍惜。
-END-
参考资料:
文中提及到所有的古风歌手-百度百科
《经典咏流传》《国风美少年》-豆瓣电影
中国原创音乐基地5sing门户网站数据
《国风美少年》爆红,什么才是古风音乐最正确的打开方式-《南周知道》范娜娜
红透抖音的国风,靠什么挣钱?-《商业人物》王不易
肝癌老人微博寻人编曲,音频怪物演唱《长恨歌》-搜狐音乐
“情感丰富,但也不太听话”
写信邮箱:
qq.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lczl/9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