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 笙资源 >> 正文 >> 正文

Moonlightmiddot12

来源:笙 时间:2022/7/9

鼓簧

吹笙

随奏笙,长四寸,十三簧像凤之身

——谨按《世本》

起源

衍变

ORIGIN

TRANSMUTATION

1

历史沿革

笙,是起源于我国的汉族古老的吹奏乐器,

年,中国湖北省随县曾侯乙墓出土了多年前的几支匏笙,这是中国目前发现的最早的笙。

殷代的甲骨文中已有"和"(小笙)的名称。

春秋战国时期,笙已非常流行,它与竽并存,在当时不仅是为声乐伴奏的主要乐器,而且也有合奏、独奏的形式。

南北朝到隋唐时期,竽、笙仍并存应用。当时笙的形制主要有十九簧、十七簧、十三簧。

唐代又有了十七簧的义管笙,在十七簧之外,另备两根义管,需要时再把它临时装上去。

早期的笙为竹制,后来改为铜制。明清时期,民间流传的笙有方、圆、大、小各种不同的笙的形制。

2

形制演变

笙属于簧片乐器族内的吹孔簧鸣乐器类,历史悠久,是世界上现存大多数簧片乐器的鼻祖,能奏和声。它以簧、管配合振动发音,簧片能在簧框中自由振动,是世界上最早使用自由簧的乐器。发音清越、高雅,音质柔和,歌唱性强,具有中国民间色彩。

笙是世界上最早使用自由簧的乐器,并且对西洋乐器的发展曾经起过积极的推动作用。

笙最早就通过“丝绸之路”传到波斯,约翰·韦德和耶稣会传教士钱德明在年和年抵达中国,将笙传回欧洲。

年,侨居俄国的丹麦管风琴制造家柯斯尼克,首先仿照我国笙的簧片原理,制造出管风琴的簧片拉手,自此管风琴才开始使用音色柔和悦耳的自由簧。

年,法国乐器制造家格列尼叶制成了风琴;年,德国布希曼发明了口琴,次年又发明了手风琴。

笙,主要由笙簧、笙苗和笙斗三部分构成。笙管的长短排列外观如凤翼,其腰部箍一“竹箍”(也称“孤筿”),每根笙管上端的一定部位都有一长方形音窗(也称“内开穴”)从簧片至音窗的实际距离为耦合振动的有效管长。簧片的音高依据簧舌尖上点粘蜡珠的大小来调节。

先秦以来,笙的形制变化很大,汉代以前的笙管多以芦竹或紫竹制作,簧片用竹制作,笙斗用瓠制作,汉以后,簧片渐改用铜制。

隋唐时期的笙斗改用木制,笙斗周围髹漆绘花纹。

近现代产于苏州的苏笙和河南的方笙用木斗,产于山东的笙开始用金属笙斗。

解放后,对笙进行了改造,目前,已普遍使用的有二十一簧、二十四簧、三十六簧以及小排笙、排笙(键盘笙)等多种形制。

《送茶》

笙独奏:戴子凡

种类

技法

TYPE

TCHNIQUE

1

种类多样

传统笙一般为十三、十七或十九簧,经过改良后有二十一、二十四、二十六、三十六、三十七、四十二簧等多种。

传统笙以手指按孔以控制那一支管发声。改良的笙加上按键,一个手指可以控制多个按键,以便控制更多的音。

现代笙包括有键笙、抱笙、排笙,区别在于演奏方式。传统笙一般为13、17或19簧,可吹奏全音阶;现代笙特色为音域较宽、半音齐全,适合合奏。键笙、排笙形状貌似“小型便携式管风琴”。现代国乐团多使用36簧笙,设有高音笙、中音笙、次中音笙和低音笙等。

2

技法繁多

笙属于簧片乐器,每根笙管下端近斗处都有一个指孔。吹奏时,根据取音需要,按住这根管下端的指孔,并通过吹嘴(也称“咮”)吹气或吸气来策动簧片与笙管内空气柱产生耦合振动而发音。

常用演奏技巧有:顿音,倚音,跳音,双吐,三吐,碎吐,花舌,喉舌,颤音,复调,多种和音等。

传统笙著名乐曲有胡天泉、董洪德《凤凰展翅》、阎海登《晋调》;现代笙则有曹建国《天山的节日》、张之良《欢乐的草原》等乐曲,亦有作曲家将传统笙特色应用至现代笙曲目,如关迺忠《孔雀》、王慧中《傣乡风情》等。

《以念苍穹》

笙:戴子凡

承筐是将

吹笙鼓簧

鼓瑟吹笙

我有嘉宾

小雅.鹿鸣

M·12

戴子凡

M·12

新艺术乐团

Moonlight·12新艺术乐团

多元化的跨界音乐组合

高学历专业演奏成员

丰富的艺术经历

中西音乐?化融汇贯通

年3月在贺绿汀音乐厅举办首场跨界情境音乐会;

同月参演“上音众乐·获奖研究?专场音乐”;

4月参演上海音乐厅·音乐午茶“华乐系列——跨界专场”;

6月在上海理??学音乐堂举办?校交流音乐会专场;

年参演宜兴保利剧院、昆?保利剧院等系列音乐会;

年10月??沙滩节特邀嘉宾;

年参演?锡星期?播音乐会;

年9月于福州九日台音乐厅举办动漫国风跨界专场音乐会等。

戴子凡

青年笙演奏家

青年笙演奏家,上海?乐学院硕士,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笙专业委员会会员。师从笙教育家徐超铭教授,德籍先锋派笙演奏家吴巍教授。成功参与策划并组织了“上海?乐学院?届中国笙艺术周”并?演多部室内乐及独奏作品,获得专家?度好评,被誉为“极具潜?的新?代笙演奏家”。年,受美国南卡罗莱纳大学方满教授邀请赴美参加现代歌剧《GOLDENLILY》首演,与USC管弦乐队合作。同年9?,参与上海当代音乐周,世界?演由特雷斯坦米哈依国际?师班学员创作的6首频谱?乐室内乐作品。年成功举办个?独奏?乐会《呼吸·笙》。9?受奥地利指挥家PeterBurwik邀请,赴维也纳演奏多部现代室内乐作品。10?参与ICMC上海国际电子音乐周。11?赴萨尔茨堡参与CrossRoads国际当代?乐节。多次受邀赴美国、?本、新加坡、马来西亚、奥地利、?利时、南?、博茨?纳、香港等国家和地区进?交流演出。

M·12新艺术乐团

商业合作、论坛沙龙、艺术教学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lczl/8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