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 干儒森 摄中新网嘉兴6月18日电(胡丰盛张雨滴)原木铺装的挑高尖屋顶,典雅大气、宽敞的“大客厅”,配以简约风沙发,乡食餐厅韵味十足……一个由旧厂房改造的“双创中心”,彻底改变了人们对“大礼堂”的印象。在浙江嘉兴桐乡的河山镇东浜头村,以著名漫画大师丰子恺人文为鲜明主题的画圣浜理想村项目,如今已成为村民文化活动的重要场所。通过挖掘丰子恺与村落的联系与渊源,东浜头村探索新型乡村公共生活,实现了丰子恺笔下的“漫田画乡”。从东浜头村发展中可以窥见,这片红土地焕发出新时代田园牧歌、诗画江南的美丽新颜,“均衡富庶”的名片愈发响亮,其18年来围绕城乡均衡、服务均等、精神富有所描绘的画卷,可以借用曹操的《短歌行》来概括:“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海盐县澉浦镇六里村嘉兴市文联供图引民来栖:不拘一格聚英才地处长三角杭嘉湖平原腹心地带,与上海、杭州、宁波、绍兴、苏州等城市相距均不到百公里,嘉兴区位优势明显。而要想在长三角城市群中拥有不可忽视的一席之地,需要大量的人才作为支撑。礼敬人才,是嘉兴的行为准则之一。数据显示,年,嘉兴新引进硕博人才名、大学生首超12万人,新增技能人才5.9万人、高技能人才2.2万人。城乡居保基础养老金调整为元(人民币,下同)/月,人均待遇达元/月,列浙江第一。如今,嘉兴已跻身中国最具人才吸引力地级市第5位,人才工作连续三年稳居浙江“第一方阵”。在嘉兴市南湖区,通过布局G60科创走廊,科技创新指数位列长三角城市群前列。在这里,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浙江中科应用技术研究院辐射带动作用日益增强,南湖研究院、南湖实验室按实运作,同时,浙江清华柔性电子技术研究院、浙江未来技术研究院等一批创新载体赋能高质量发展,形成了“2+2+X”的科创平台布局。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生态环境研究所常务副所长刘锐感慨,怎么也不会想到,长期在国外从事生态环境研究的自己会扎根嘉兴。在嘉兴农村,生活污水的处理往往依赖面广量大的小型终端处理设施,不仅运维的工作量很大,出了问题也很难发现。通过院地合作,刘锐带领团队研制出小型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巡视监测设备,不仅低价耐用,而且能够在线智慧监测。刘锐说:“很多时候,地方的需求是我们待在实验室里想不出来的,科技创新更要解决实际应用场景的痛点。”截至目前,通过院地合作,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已孵化培育企业2余家,其中上市(并购)企业50余家,规模超百亿的企业10余家。仅年,长三院就新增投资孵化上市公司12家,有7家企业被评为独角兽或准独角兽企业、瞪羚企业。健心客厅嘉兴市委宣传部供图稳民就业:助企纾困稳市场当人才选择一座城市后,如何将人留住?是每个城市面临的问题。当前中国经济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减弱”三重压力,稳增长稳市场主体保就业,给市场和民众吃下“定心丸”,成为嘉兴政策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lczl/69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