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吕坤《大明嘉议大夫刑部左侍郎新吾吕君墓志铭》:“善恶在我,毁誉由人,盖棺定论,无藉于子孙之乞言耳。”
中国人讲究盖棺定论,功过是非身前很难说清,即便是那些在历史上犯过错的人,由于特定的历史原因,也不能一概而论。
威震上海滩的杜月笙就是这么一位充满争议的人物,世人对他的评价不尽相同。他在历史上到底扮演着怎样的角色呢?
创业艰难
杜月笙,年出生于江苏省川沙厅(今上海市浦东新区)高桥南杜家宅。四岁以前,父母相继去世,先后由其继母和舅父商庆国养育。
长大后,投入黄金荣的门下,负责经营法租界的赌场“公兴俱乐部”。杜月笙勾结军阀,贩卖鸦片,完成了资本的原始积累,开始一步步在上海滩站稳脚跟。
年,杜月笙自立门户,成立“三鑫公司”,垄断法租界鸦片提运。同年,出任法租界商会总联合会主席,兼纳税华人会监察。
年,杜月笙在上海大肆屠杀共产党人和进步人士,获得蒋介石的赏识,让他担任陆海空总司令部顾问,军事委员会少将参议和行政院参议,社会地位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年,杜月笙任公董局华董,这是华人在法租界最高的位置。
自此,杜月笙从一位街头小混混,历经千难万险终于转身成为旧上海的一代枭雄。
功过是非,充满争议
杜月笙手上沾满血腥,毋庸置疑是他犯下的错,同时他又是一位爱国人士,全力支援抗战事业。
年,大革命失败,杜月笙大肆屠杀共产党人和工人群众,用他们的鲜血换来了他国民党少将的头衔,由此获得了国民党政府的支持,明目张胆地披着合法的外衣进行着违法的勾当。
他大肆贩卖鸦片,中饱私囊,在上海只手遮天,扰乱上海的金融秩序。
但在民族大义面前,他又轻视钱物。抗战时期,杜月笙多年担任中国红十字会副会长,医院、创办学校、利用帮会的关系,开展抗日救亡工作。
杜月笙与戴笠合作锄奸策反工作,成功策反高宗武、陶希圣等原国民党要员脱离汪伪集团,并公布“汪伪密约”,轰动全国。
淞沪会战,杜月笙率先将自己的几艘轮船凿沉封锁长江,阻止日军顺江而下。面对日本人的威逼利诱,坚决不当汉奸。
上海解放后,杜月笙不再风光,身体也大不如从前,穷困潦倒的杜家只能变卖房产维持生计。他担心自己死后,家人去讨债遭遇不测,临终前将所有的欠条都焚毁。可见,在他的心里,家人至关重要。
儿子令国人敬仰
他对子女的教育非常重视,成年后的他们远离帮派和政界,回归正常人的生活。在杜月笙众多儿女中,名气最大的就是小儿子杜维善。
杜月笙死后,杜维善去了台湾,再未踏入黑道,从澳大利亚堪培拉大学毕业后,进入石油公司当了地质工程师。
他继承了父亲经商的天赋,凭着自己的聪明才智积累下了万贯家财。他依靠自己雄厚的经济基础,为祖国的收藏事业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他无偿捐给上海博物馆萨珊王朝的各种金银币多达枚,各种珍贵古钱币多枚,这些藏品的价值超过了18个亿,填补了中国内地博物馆在这个领域的收藏和研究的空白。
为了感谢他,上海政府给他颁发了白玉兰奖。
小结
毛主席曾评价杜月笙“有本事,没脾气”,能得到伟人如此高的评价,或许这是最中肯的盖棺定论了。
读者你是如何评价杜月笙的呢?欢迎评论区留言交流。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lczl/50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