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 笙前景 >> 正文 >> 正文

时间,痕迹,挽歌集

来源:笙 时间:2022/12/24
青少年白癜风防治援助项目 https://m-mip.39.net/czk/mipso_4707223.html
                            

原创王可越新思课

我将介绍我的图文新书——《挽歌集》(BookofLostFound,APProject)。

虽然说是最近推出,但这本书的琐碎内容,贯穿了我过去的十二年。

象征的塔,杭州

书中的照片都是成组的,两张照片之间,有的相隔几秒钟,有的几天,有的相隔几年。

两张照片的地点,有的隔了千山万水,有的则是原地不动。

展开翅膀,波士顿,北京

有人问:你搞这些,为什么呢?

我回答:这个世界缺乏本质,但永远需要产生新的联系。

一个图像,一句话,一个东西,看起来孤零零的,似乎随时要倒掉,我想给他们找个搭配。让他们不会轻易倒掉。

想象的山,北京,桂林

我要表达什么?如果有兴趣的话,您自己看就行了。如果勉强总结一下,也许正是本书的英文标题:BookOfLostFound——我失去的,以及我找到的。

字母一旦相互远离,单词就失去了意义。盯着汉字的笔划看,字分裂了。但是很快,字母和笔划,又找到了他们的位置。

人活着就是在不断失去。失去细胞,失去记忆,失去感情。可与此同时,人也在找到。我们出发,再返回。此时与彼时,此地与彼处——以隐秘的方式相互连接。

昨天所失去的,也许明天找到了。

也可能恰好相反。我今天失去的,在昨天找到了。

夏日旅行中的日落,

每个人也在世界上寻找,试图自我补全。人生之中真正要面对的就是时间。在徐徐展开的人生旅途中,期待、算计、遇见、感怀。

因此,这本书的中文标题,我用了“挽歌”二字。挽歌,意味着人们对经过的时间、空间的吟咏与追忆。

挽歌,通常用来哀悼一个事情的结束。与此对应的“笙歌”,则欢庆此刻。

挽歌,是追忆的,清淡的,寂寞的。笙歌是迎接的、热烈的,华美的。

这是人生中常见的两面。人生中,总要点燃蜡烛,也要面对散去的青烟。

原型入口,上海,北京

围绕LostFound失去与找到,我写了四个关键词:时间(TIME)、意象(IMAGERY)、返想(REFLECTION)、故事(STORY)。并据此将此书分成四个部分。

时间TIME

一秒钟,一天,几年……我们所经过却看不见的,是时间。

只要看到某些景象,恍若隔世,几年过得好比几秒钟。

如果凝神于一秒,光芒涌入,也比得上一万年。

这世界是流动的,熵值在增加,世界在坍塌。

不过毁坏、分离,也不见得是坏事。

因为他们会重新聚合,用另一种连接方式,以另一种面貌重现,在另外的时间,也许在额外的春天。

我们相聚又分离,苏州

露水的一世,上海

意象IMAGERY

一块脏兮兮焦土上存在着一片王国。建造了房屋和道路,游走着动物和男女。

水坑里有色与空,大街上有缄默和盲目,石头里有酝酿和喷发。

对着一个形状,我会想念另外的魂灵。

在无意义的琐碎之中,忍不住寻找一条线索。

一条新的线索,搭建了新的理解。

看,飞鸿雪泥。即使不信神的人,也得寻找一些痕迹吧。一个名字,一个影子,一个暗示,意象,就是一些密码。

成长之思想,沙溪、大理

问题的展开,北京

返想REFLECTION

春雨落下,彗星回归。

人再次踏入一条河流。似乎又不是同一条河流,但我们以为他们是同一条。

人会失败两次,冲动两次,失去两次。第二次押韵,第二次押了第一次的韵。

兜兜转转,遇到了多年前的名词,再次踏进同一个隐喻的陷阱。

两个人与两座山,烧完的香灰和一条死蛇,早上的花和晚上的火……

仅见一次是不足以证明事物的存在。再次出现的时候,我们会有被确认的存在感。

双峰,纽约,桂林

可见的世界,,

故事STORY

看得见的,看不见的,也都将成为故事。

比如,隔着墙,听到墙外传来欢声笑语……

比如,远隔万里,找到两只黑猫。

地球上数不尽的石头。没有人知道石头的数量。

但我知道我手上的这一颗。我拿起了它,我盯着它,描述它。

这一颗有限的存在,只要在我手中,它就会变得很特别。我要如何打发短暂且有限的生活?因我的见闻,视线中的树干、反光,夏天的一朵云,都将是一个特别的故事。

无意义的记号,从此连成有意思的故事。

纽约,

看见一次坠落,大阪

图像与文字

这本书还包含了一些文字。

每组图片标题与拍摄时间、地点信息,形成一个三角。读者可以看到时间地点的变化,以及文字对图像的拓展。

当然,也可以单独看标题,或者只看图片本身,自行添加描述。

有些标题甚至不依赖图像。读者可以从这句话进入,发展出自己的想象。

我还将一些篇幅短小的笔记,印在半透明的硫酸纸上,随机夹在书中。

系列笔记的写作也基本贯穿了过去的十几年。活页笔记,他们是自由的,他们可以自由安插在任何位置。读者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自由组合。

笔记与图像发生关系,也可能无关。同样取决于读者的判断。

你的时间与痕迹

通过这本书,我想分享一种方法论。它开始于照片的思考——

每张照片都诞生两次。第一次,按下快门的时刻;第二次,我看到他们意义的时刻。

在某时某刻,存在的照片找到同伴,确立了一种关联,他们刚好拼合在一起,组成了一句话的上下文。

每一位读者,都可以做相似的事情。盯着生活的某处,无论图像或真实,他们都有可能随时瓦解。

瓦解之后,我还可以为漂浮的视觉、为词语重新配对。

“来,用你自己让世界发生意义”(保罗策兰)

时间与痕迹,每个人都可以自行搭建,用他们写一首诗,将一切微不足道转化为私人的意义系统。在自己天幕上,采集痕迹,形成你自己的的星座。

诗意的抒发,桂林,北京

即将登场,北京,维也纳

这是我过去十二年观察、创作的方式。

这些想法,最终构成了一部《挽歌集》的诞生。

NewArrival

BookofLostFound

作者:王可越/WANGKEYUE

中文标题:《挽歌集》

装帧设计:DavideDicorato

出版社:ArtistPublishingProject,Milano

出版时间:-4

页数:

装帧:裸脊线装+特制书函

作者:

王可越,中国传媒大学教师,博士,设计思维教练,从事创新教学及艺术研究。

本文及王可越原创文章,转载及知识产权相关事宜,请联系wky

cuc.edu.cn

原标题:《时间,痕迹,挽歌集》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bszl/28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