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 笙介绍 >> 正文 >> 正文

刘宗敏进入北京城后胡作非为,不听号令,李

来源:笙 时间:2025/7/13

其实,大顺军刚进入北京城时,李自成也曾颁布一条军令:敢有伤人及掠人财物妇女者,杀无赦!但他这条命令没用,形同虚设,手下第一大将刘宗敏就公然违抗这条军令,不但杀人成性,还到处掠夺美女,搜刮民财,甚至还和吴三桂争夺美女陈圆圆,结果呢?弄的大顺新朝是一片乌烟瘴气,官声民声沸怨,那些投降李自成的明朝遗官,本来对大顺朝充满憧憬,打算全心全意的投靠新朝,为新朝效力,这下一看,失望透顶。还有京城的老百姓,曾经对大顺军的到来夹道欢迎,定睛一看,原来这是一群只知道烧杀抢掠的强盗罢了,民心由此大变。

李自成与刘宗敏

以刘宗敏为榜样,大顺军的各级将领们成天醉生梦死,笙歌燕舞,哪还有一点纪律约束和斗志呢!可以说,刘宗敏是大顺军军纪败坏的第一责任人,他带了个坏头,大顺军的众多将领们,都看着刘宗敏,跟着他学,刘宗敏的胡作非为,给大顺军带来了恶劣的影响,从这点说,大顺亡于刘宗敏,似乎也不过分。

那么,李自成为何不管管刘宗敏呢?或者说他怎么不惩治一下刘宗敏,是不能、不忍、不敢或者其他什么原因呢?实际上,李自成最初对刘宗敏的所作所为也是很生气的,他叫来刘宗敏,对他说:“你就不能帮助我做个好皇帝吗?”谁知刘宗敏不屑一顾,顶撞李自成说:“皇帝你当,拷打逼饷的权力在我,大家谁都别废话!”

刘宗敏

刘宗敏(影视剧照)

然而,奇怪的一幕出现了:李自成对于刘宗敏的无礼犯上,竟然不了了之,没有采取任何惩罚措施。按说,新朝建立了,李自成是皇帝,而刘宗敏是大臣,此时他们是君臣关系,刘宗敏如此眼里没有皇帝,挑战他的权威,换作是别人,早就下诏处死刘宗敏了,但李自成什么都没做,甚至连一句呵斥的话都没说,不了了之。

而刘宗敏为了逼饷银,命人连夜赶制了副夹棍,将投降的明朝官员挨个的严刑拷打。大殿上哀嚎之声不绝于耳,什么残忍的刑罚都被刘宗敏用了个遍,砍头、挖心、剥皮,无所不用其极。刘宗敏还命令各级将领,可以随意用刑,他特别强调:“人人皆可用刑,处处皆可用刑。”大顺军的军纪败坏到了极点,时刻都有明朝官员被折磨致死。刘宗敏还公开鼓励手下人抢掠,抢银子,抢女人,他自己搜罗了几十个美女,加上李自成赏赐给他的50个宫女,刘宗敏一人就霸占了一百多个美女。他天天举办宴会,命令众美女唱歌跳舞,高兴了就赏赐,不高兴就当厅砍头挖心,弄的人心惶惶,哭喊声此起彼伏,他的府邸简直就成了可怕的阎王殿。

刘宗敏与明朝太监

更离谱的是,刘宗敏听说陈圆圆美貌异常,李自成要纳入后宫,竟然先人一步,捷足先登,令人抓来陈圆圆当妾,当李自成听说了陈圆圆与吴三桂的关系后,他还算有点理智,为了新朝的稳固,劝刘宗敏放了陈圆圆,利用她来劝降吴三桂,或者留下她当人质,用来牵制吴三桂,可刘宗敏眼一瞪,反质问道:“不要我纳陈圆圆为妾,你是想留给你自己吧?”李自成哑然不语。

后来,吴三桂闻听陈圆圆被大顺军霸占,父亲吴襄也被刘宗敏折磨致死,一怒之下,投靠清军,打开山海关大门,迎接清军入关。李自成闻报,很是着急,他命令刘宗敏领军出征,谁知刘宗敏逍遥快活了这么久,早就厌烦打仗了,他对李自成说:

“大家都是做贼的,凭什么要我去打仗,而你躲在京城里享福呢?”

李自成无奈,只好亲自挂帅出征,结果呢,结果没有结果,大顺军在一片石惨败,被吴三桂的关宁铁骑和多尔衮的八旗兵前后夹击,20万大顺农民军死伤大半,李自成率残兵败将逃回北京城。在此险恶的形势下,李自成竟然还有心情于第二天举行登基大典,牛金星亲自主持,李自成在形式上当了皇帝。然后一把火烧了皇宫,率领残兵败将向陕西老家溃逃而去。

大顺军在战斗

其实,李自成容忍刘宗敏胡来,实际上是有原因的!他的今天离不开刘宗敏,他的昨天也靠的是刘宗敏,可以说,没有刘宗敏,就没有他李自成的今天!这也是刘宗敏胆气壮,敢屡次顶撞他的主要原因。

刘宗敏本来是个铁匠,孔武有力,双臂有千斤之力,他是陕西蓝田人,也曾在明军中锻炼过,对于行军打仗有一套。在李自成的几次人生低谷时,刘宗敏都起了决定性的挽救作用。刘宗敏曾经在李自成最困难的时刻,亲手斩杀了自己的老婆孩子,以绝后顾之忧,表明立场,誓死跟随李自成。刘宗敏不仅骁勇善战,还通晓兵法,对李自成忠心耿耿,他对李自成的事业起了决定性作用。

正是有了刘宗敏,李自成才几次东山再起,最终打进了北京城。当然还有一点,李自成与刘宗敏的私交很好,一直以兄弟相称,所以李自成对他的骄横霸道,一直都是忍让的,他不能惩治刘宗敏,也不愿意惩治刘宗敏,甚至还有点“不敢”惩治刘宗敏的意味。因为刘宗敏不仅骁勇善战,功劳大,而且与他的私交也很铁。农民起义军的眼光窄,格局太小,没有一套健全的制度,与梁山好汉差不多,最终难成气候。

陈圆圆

李岩是大顺军中唯一保持着清醒头脑的人,他是地主家庭,算是个知识分子。李岩原名李信,他主要搞宣传工作,他提出口号:“打开大门迎闯王,闯王来了不纳粮!”对明军很有“杀伤力”。他劝李自成“尊贤礼士,体恤民情”“行仁义,赢取民心”,李岩还喊出了“均田免赋”的口号,使得李自成的军队迅速扩张,大家都来投奔大顺军,李自成的农民军很快的壮大起来。

可惜的是,李自成目光短浅,不识贤能,又亲近小人牛金星,最终冤杀李岩。当李自成见原来非常拥护他们的老百姓现在不拥护大顺军了,问原因,牛金星回答说:“大顺朝才刚刚建立,老百姓还没尝到甜头。”而李岩则一针见血的指出:“大家在北京城胡作非为,已经失去民心!”李自成哪里听得进这样的逆耳忠言,再加上牛金星从中挑拨,所以就杀了李岩。

吴三桂与陈圆圆

可怜李岩聪明一世,却没有看透李自成的目光短浅和农民军的阶级局限性,最终误了自己的性命。

感觉大顺军就是一群无知的农民,所以才叫农民军!成也迅速,败也悠忽。伟人曾说,李自成的失败是农民阶级的局限性所致,这句话一针见血,再恰当不过了。李自成胸无大志,这点是肯定的,当大顺军兵临北京城下,大功即将告成时,李自成竟然派人跟崇祯谈判,要求崇祯封他做陕西王,给他一块地盘,再给点银子,他立马退兵,还承诺带兵去关外攻打清军。就凭这点,足以说明李自成的胸无大志,目光短浅了!可笑的是崇祯竟然也不知变通,迂腐至极,认死理,宁愿上吊自杀,也不愿给李自成个虚名。

李自成像

综上,李自成的失败是必然的,他的暂时“成功”也带有一定的运气成分,有一定的巧合性。但农民阶级的局限性使得他的目光短浅,抱负短浅,最终失败。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a/85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