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读裁者黄远辉,专注人文历史、质量标准、知识产权
推荐阅读书单:《日本美学三部曲(幽玄+物哀+侘寂)》《原色京都:古典与摩登的交响》《浮世绘三杰》《浮世绘百景》《菊与刀》《源氏物语》《阴翳礼赞》《雪国》《金阁寺》
一、日本文化组成
日本文化大致由三大部分组成(以下内容来自《原色京都》一书):
第一是公家文化。这里的公家主要指的是平安时代的王公贵族,精通汉诗汉文,他们悠游岁月,沉醉在吟诗作歌、笙歌晏饮的岁月中,具有纤细的感受力和敏感的体悟力,逐渐养成很高的对于美好事物的品鉴能力和审美能力。
第二是武家文化。11世纪左右逐渐在庄园制基础上形成的武士阶级,又以若干豪族为核心形成了若干个武士集团,他们依靠武力掌握实权,建立了以幕府为形式的政权,武家文化的特点,就是勇猛、果敢、忠诚、朴素,具有责任心,重视名誉,因此也一定会有凶狠、顽固、粗矿、讲究实际利益的一面,后来的武士道以及在对外侵略战争中日本军人表现出来的凶猛坚韧的行为,都可以追溯到武家文化,镰仓时代是日本武家文化发达的时代。从现存的金阁寺那金光灿灿的外观上,我们依然可以看到武家文化在审美上喜好靓丽耀眼的一面。
第三是以禅宗为主轴的佛教文化。禅宗是在镰仓时代中后期开始在地方和中层社会广泛传播,后来又在京都等文化中心站住了脚,因而它的影响力遍及中央和地方的社会各阶层,以后融入日本人的日常生活,在一定程度上左右了日本人的生活态度和审美意识。
北山文化,室町时代初期的文化,以三代将军足利义满(年~年)的北山山庄作代表,盛行于14世纪末~15世纪前半段。
北山文化最大的特色就是融合传统的公家文化和新兴的武家文化,以及受到禅宗的影响。以足利义满为代表的武家崇尚禅宗,完善了五山十刹制度,使得禅宗文化深入人心,五山僧侣们在汉诗文方面成就显著,而以明兆、如拙为代表的禅僧画师在学习中国宋元水墨画的基础上也表现出一些日本人的特质。同时观阿弥和世阿弥父子依靠禅宗寺院以及历代将军的支持下大力发展了能乐,并通过在演出中插演的形式使狂言也得到了发展。
五山十刹是宋代中国人依据印度“五精舍”的说法创造出来的。南宋时,13世纪初的嘉定年间,礼部侍郎史弥远向朝廷奏请设立禅林的五山十刹制度,简单地说,就是把当时林林总总的大小禅寺分个级别高低,以五山为最高,底下还有十刹。五山是径山寺、灵隐寺、净慈寺以及宁波郊外的天童寺、阿育王寺。
能乐、日本风格的水墨画、五山文化等,是北山文化的代表。中国宋元水墨画对日本水墨画影响深远,大巧如拙是日本水墨画的开拓者,他的《瓢鲇图》现在是日本的国宝,珍藏在妙心寺的退藏院。
▲大巧如拙《瓢鲇图》,图片来自网络
《瓢鲇图》画面是一个半僧半俗的乡野之人用一个葫芦按住一条活泼跳跃的鲶鱼,形式上运引中国马远、夏圭的构图与减笔法,展示清淡雅逸的水墨风格。实际上蕴含了禅宗的一个公案,让人自己去生发联想。当时马、夏山水在日本特别受到尊崇,大巧如拙也是日本诗画轴画派的创始人。
京都的五山,分别是天龙寺、相国寺、建仁寺、东福寺和万寿寺,是日本临济宗的寺院。五山文学就是诞生在禅寺里的日本汉文学。
一山一宁、梦窗疏石都是当时的日本禅宗临济宗的大师。一山一宁本是元代僧人,俗姓胡,号一山,法名一宁,后出使日本,居日本二十年,为日本佛教界造就了一大批颇有影响的人才,同时对日本的文学、书法、绘画,也有莫大影响。一山一宁寂后,后宇多法皇赐谥“一山国师妙慈弘济大师”之号,简称“一山国师”。梦窗疏石曾被日本朝廷敕赐七大国师尊号,称“七朝帝师”。
足利义满死后,继任者对北山文化有所继承和发扬,但也发生了一定的演变和衰败,到了第八代将军足利义政即位之后,又滋生出东山文化。
足利义政在应仁之乱后隐居于京都东山,并仿照足利义满的金阁为自己建造了银阁(慈照寺)。银阁这座书院造的简朴建筑也成了那个时代文化艺术的代表,他所代表的文化就是东山文化。
▲作为北山文化象征的金阁寺,图片来自网络
▲象征东山文化的银阁寺,图片来自网络
这段时期,幕府财政困难,银阁寺也没有像金阁寺那样铺满了银箔,而是刷上了一层黑漆。银阁寺作为相对于北山文化并没有那么富有,反而更贴近生活,恰到好处。
东山文化,武家文化的色彩已经比较弱,更多是公家文化和禅宗文化,甚至禅宗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占据了主导地位。
侘茶和花道诞生于东山文化,侘茶是一种喝茶的形式,这种形式讲究以喝茶来静心,把喝茶提升到修身养性的高度。侘茶后经村田珠光、武野绍鸥的发扬,到千利休终于成为了茶道(具体我们后面再详述)。总之,这段时间诞生的文化瑰宝大多流传至今。池坊专庆创建了富有禅意的池坊流花道,直至今天,仍然是日本影响力最大的花道流派。
建筑上诞生了以后日本民居最主要的样式“书院造”,银阁寺旁边的东求堂就是“书院造”的最早体现。造园上,出现了最具日本特色的枯山水。
在绘画上,形成了“大和绘”领域最具影响力的两个流派:土佐派和狩野派,前者沿承了平安时代以来的宫廷风格,优美典雅,后者则较多地显示了武家的文化,色彩较为浓艳而富有装饰效果。
▲土佐派画作代表(局部),图片来自网络
▲狩野派画作代表,图片来自网络
作为大和绘,这些画作主要以日本的风景、四季的变化设置每个月的景色变化为题材,其形式更多地体现为屏风画,一年十二个月的风景变化就用十二面屏风来一一展现,已经显出了与中国画较大的不同。江户时代的浮世绘画家自称大和绘师,他们在形式和情趣上汲取了大和绘的许多传统因素。
▲正仓院,图片来自网络
日本正仓院收藏有服饰、家具、乐器、玩具、兵器等各式各样的宝物,总数约达件之多,其中一半以上来自中国、朝鲜等国,最远有来自波斯的宝物。鉴真第六次东渡成功,带去的佛经、医药、书法等就存放在正仓院内。有一种说法甚至认为,“正仓院是丝绸之路的终点”。
未完,请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a/59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