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 笙介绍 >> 正文 >> 正文

每天学点国学中庭月色正清明,无数杨花过无

来源:笙 时间:2023/1/17
石家庄治白癜风最好的医院 http://pf.39.net/bdfyy/qsnbdf/190328/7004389.html

木兰花

乙卯吴兴寒食

龙头舴艋吴儿竞,笋柱秋千游女并。芳洲拾翠暮忘归,秀野踏青来不定。行云去后遥山暝,已放笙歌池院静。中庭月色正清明,无数杨花过无影。

乙卯:宋神宗熙宁八年()。

吴兴:今浙江湖州。

寒食:节令名,在清明前一日。

龙头舴艋(zéměng):形如蜢的小龙船,用于水上竞赛。

吴儿:吴地少年。

笋柱秋千:竹子做的秋千架。

并:指面对面地荡秋千,有比并、竞赛意。

拾翠:原为拾起翠鸟的羽毛作为首饰,后指女子春游。杜甫《秋兴八首》之八:“佳人拾翠春相问,仙侣同舟晚更移。”

踏青:指春日郊游。

来不定:游人来往不停。

行云去后:浮云散尽。

行云:兼喻游女。

这首词颇有江南地方特色,是词人八十六岁退居湖州时所作。词的上阕,写春日郊游所见:青少年们划着蚱蜢似的小龙船在水上竞赛,妙龄女子面对面地荡着秋千进行比试。到碧绿的原野上拾翠踏青的人来来往往,直到日暮时分还没有回去。词的下阕,写郊游结束后的景象:远山被苍茫的暮色笼罩,笙歌停止,池院里显得十分寂静。在月亮清辉的映照下,只觉得无数柳絮在暗暗地飞过。它从白天写到夜间,从热闹的场面写到宁静的环境,在鲜明的对照之下,表现了春夜的清幽和心境的恬适。

尤其结尾二句,说“无影”更无声,寂静中含有动态,因而更富于静态美。清·朱彝尊说:“张子野寒食词‘中庭月色正清明,无数杨花过无影’,余尝叹其工绝,在世所传‘三影’之上。”(《静志居词话》)所云极有见地。

(来源:《经典宋词》作者:徐培均编辑:董鹏程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a/32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