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时代的拼贴诗
零诗社线上诗会?第7期
在封锁、隔离、“保持社交距离”的当下,每个人都被切割至最单薄——除了肉身,他被要求时刻保持警惕,仿佛一切都能被新冠病毒感染。于是,区隔然后消毒,是整治身体的新策略,肉身共在的共通体仿佛是昨日之乌托邦。
在此时刻,我们发起“拼贴诗会”。我们意识到拼贴成为一种生存策略,将纷繁冗杂的信息拼贴在一起,以此辨认自身所身处的真正困境。同时,我们无比需要“拼贴”成为一种方法,它意味着:破碎之重组。我们请大家共建心灵图景,即便对不受疫情影响的生活与对“亲密”之即时性的恢复仍只是一种期待,但至少我们可以拼贴,将彼此破碎的生活拼成一幅凉热共感、凄喜共呈的世相图。
在诗会开始前,我们请创作者准备一首书写疫情生活的诗歌作品。诗会全程将分为三部分:
1.一个半小时的分享,大家讲述自己疫情下的生命体验;
2.半小时的创作修改,创作者将根据他人的故事、意象、感悟,重写、完善自己的诗作;
3.创作者分享自己的诗作,分享自己对他人经历的感悟,如何将他人的生命体验放入自己的作品中,如何在这个过程中与他人建立对话。
我们邀请疫情亲历者前来分享自己的故事。我们彼此共凉热,通悲喜。
同时与青年小说家、诗人李柳杨联动,向身处上海疫情的人们征集照片——可能是蔬菜瓜果、居家隔离的身体、窗外街角走过的大白和志愿者们……李柳杨将把大家的图像重新剪切、拼贴,重组成一幅新的图像作品,届时将集结成专题呈现。让我们以沉默的图像,重绘疫情时代下真实;让我们以“拼贴”为记录的方法,联结那些共有的生命体验。
零诗社“疫情时代的拼贴诗”诗会
时间
年4月16日(周六)
19:30-22:30(北京时间)
线上诗会
请输入会议ID或扫码入会
腾讯会议ID:
主持人
李盲
李盲,94,南蛮,PhD。文本实验者,跨语际臀力劳动者,马克思主义道路上的黑车司机。
“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李柳杨,90后,出版小说集《对着天空散漫射击》《没有玫瑰的街道》。年主编并出版《正在写诗的年轻人》。年获得首届GRowING摄影大赛GR-人像组一等奖。年夏季举办个展“李柳杨是一只羊”。
本期零诗社社员
小船,一座雕像
易燃,浙江人。美国电影制作研究生、导演、编剧,目前休学在做社畜。热爱影像和文学。
Mr.Unicorn,电子科幻诗刊《白泽幻诗》编辑,作品散见于《荒原诗刊》《天涯文学社》和中国诗歌网等平台。
张无梦,吉林长春人,中央民族大学哲学与宗教学学院级宗教学博士生(藏传佛教)。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jzl/2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