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 笙资源 >> 正文 >> 正文

苏轼这首送别词,无一情字,却句句含情,令

来源:笙 时间:2025/3/20
北京治疗白癜风的需要多少钱 https://m.39.net/disease/a_a3vb56c.html

一首相思曲,声声故人情。年,苏轼正在杭州通判任上。老朋友太守陈襄就要离任了,他在西湖上摆宴饯行,席上笙歌燕舞,歌妓也动情。苏轼代歌妓们写下这首送别词。

西湖夜宴

菩萨蛮述古席上

娟娟缺月西南落。相思拨断琵琶索。枕泪梦魂中。觉来眉晕重。

华堂堆烛泪。长笛吹新水。醉客各西东。应思陈孟公。

琵琶拨尽相思调,歌舞声声是侬情。在宋代,歌妓是官场生活的一部分。每逢官吏到任或离任,总要摆宴迎送,这些官妓为客人斟酒,为大家唱歌,舞蹈,弹琵琶。有些人很有天赋,除了这些技艺之外,他们还会读书写作。而当时家庭中的女人不得参加社交活动,于是,这些官妓就填补了这个空白。歌妓唱的都是谈情说爱的题材,或轻松,或苦恋,或暗示,或明言,这样就走进了这些士大夫的心间。就是范仲淹,司马光,岳飞也有过与名妓写诗相赠的经历。而苏轼就曾经帮陈襄的官妓周韶脱籍,也曾使歌妓琴操遁入空门。

苏轼-年任杭州通判

我们说这些,是说陈襄做为宋代士大夫中的一员,府中也有官妓。而今太守要走了,她们自是难舍,所以会让苏轼代笔以表深情。

这首词的上片写歌妓相思情浓。第一句,写月色。“娟娟”长而细之状。《文选鲍照》就这样描写月亮,“始出西南楼,纤纤如玉钩。末照东北墀,娟娟似娥眉。”就这样,一弯新月,细长如玉钩,快要落到西南方向去了。夜色已经深了,而屋里的笙歌还在继续。古人眼里的月亮自古就和情联系到了一起,一开头娟娟缺月四个字,就点出了整首词的意境,“何处庭前新别离?”“照他几许人肠断,玉兔银蟾远不知。”

第二句,写琵琶。歌妓的琵琶声声,演奏得哀婉忧伤,情到深处,竟然拨断了弦。何以用力这么大,因为情浓。

琵琶情浓

后人也有

欲将心事付瑶琴,知音少,弦断有谁听。

这出自岳飞的《小重山》,满腔心事都弹奏到琴上了,哀婉决绝,以至弦都断了。可见情有多浓。这是什么情呢?弹奏为何呢?

那是一曲相思,大人与她们朝夕相处,怎么能没有感情?“佳人千点泪,洒向长河水”那是送别的情。”翠蛾羞黛怯人看。掩霜纨,泪偷弹。且尽一尊,收泪唱《阳关》。漫道帝城天样远,天易见,见君难。“那是不舍的恋。”枕泪梦魂中,觉来眉晕重“那是相思的泪。

下面我们看第三四句,泪写相思。懂得相思,那是男女之间的情感。便害相思,那是魂牵梦绕的挂念。一句枕泪,让我们感受到了悱恻缠绵。这里有一个故事说的是宋代聂胜琼是一个名妓。她有一首词是写给情郎李之问的。

千古一名妓,好词成佳偶

鹧鸪天·别情

玉惨花愁出凤城,莲花楼下柳青青。尊前一唱阳关曲,别个人人第五程。寻好梦,梦难成。有谁知我此时情,枕前泪共阶前雨,隔个窗儿滴到明。

据说李之问的妻子发现这首词后,为之动容。主动让丈夫娶回了做妾。枕泪梦魂中,那是一种魂牵梦绕,刻骨铭心的喜爱。

第四句,是说醒后的妆容。眉晕,那是宋代女子的妆容。这句意思是,一觉醒来,泪湿眉晕妆,形容情动之深,流泪之多。

下片写宴会惜别,是从歌妓的角度写的。第一句写宴会的场景。华堂,房屋的正厅,正屋。烛泪,蜡烛燃烧下液态蜡。杜牧有诗,蜡烛有泪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这是借物抒情,以极度感伤的心情去看周围的世界,眼中的一切都带上了感伤的色彩,这叫”属采附声,亦与心而徘徊“把蜡烛拟人化了,那彻夜流溢的烛泪,就是为男女人的离别而伤心。

红烛有泪还惜别

第二句,笛声中的惜别。乐府中有中吕调《新水曲》,唐杜牧有”谁家唱水调,明月满扬州“,水调就是新水调,就是新水曲。是离别之曲。第三句写醉客惜别。醉客,就是喝醉酒的人。李白有诗,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只要主人能同我一醉方休,哪里管这是家乡还是异乡呢?这里的醉客,表现的是与友人的情重,或者说以酒解离愁。我们又想到了那句”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第四句承第三句而来,以典故写深情。这个故事出自《汉书》,陈遵字孟公,嗜酒出名。每次他宴请宾客,总要让下人把客人们的车轴上的车键去掉,这样就是想走也走不了。他的意思是让人们不醉不归。而这里来表现的是那种不舍之意,临到樽前非为酒,一饮再饮为惜别!干了这杯酒吧,不知何时能再见!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这首词以上片写歌妓对太守的情感,一片相思,有实有虚,声情并茂。令人动容而泪下。下片写歌妓眼中的离别。他的伤感的心里,眼里,一切都染上了那心伤的情绪。那蜡烛那长笛,那醉客,在这样的场景中,是烛皆落泪,是人皆伤情。

这首词的一大特色就是借物抒情,拟人手法的运用,那蜡烛也有情,为歌妓而伤感,悱恻缠绵意境深远。类似的我们还想到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犹护花。化用,也是本文的一大特色,也叫借用,或者套用。一句相思拨断琵琶索,分明就是陶谷那句,“琵琶拨尽相思调,知音少”。不过,歌妓有知音,琵琶更动情。这首词还有第三大特色,就是用典。那就是最后的“陈孟公”。这里陈襄姓陈,孟公也姓陈,并且都说的是酒宴,这样就随手拈来而又恰到好处的切合了主题,渲染了离情。

娟娟缺月

红烛有情化作泪,琵琶竹笛唱离声。在皎皎月光下,在一唱三和中,我们感受到了那浓浓的情意,虽然哀婉,却又是别样的美好。这就是苏轼笔下的别离。这就是人与人之间的真情,无论是歌女,还是朋友,情都是一样的美,淳朴自然而真挚。

中国诗词短小而精悍,拥有着无穷无尽的力量。

古人写诗最注重讲究“炼字”。“炼字”即诗人运用简练、生动、含蓄、优美的字词进行锤炼与搭配,从而使诗歌的意境更加深远精妙,将诗人的情感刻画得更加入木三分。很多父母让孩子学古诗,就是觉得古典文化里有太多的营养,能锻炼孩子的理解力、想象力等等。

读诗词既可以无形中培养一个人的气质;

同时也能增加一个人的学识和见识

如今新教改的内容变动,也足以说明这一点。

高考各科题目阅读量都比以前增加了5%~8%

语文题目难度也在悄悄上升。

特别是古诗词的分量,增加51%

人人都在感叹,本来就不好背诵的古诗词

现在又增加了比例,以后古诗词学不好,会严重的为成绩拖后腿。

除此之外,对古诗词的考察,也不仅仅局限于诗词本身

还会继续延续到诗词的背景,诗人的生平等等的延伸知识

更加重视诗词整体的考察。

课本中的知识想要满足孩子的是完全不够的

而且课本中的诗词介绍比较无聊,孩子看不进去,有些地方也理解不了。

在这里向广大孩子、家长和热爱古诗词的朋友们推荐这套《中国诗词鉴赏》,这套书可以对孩子进行古诗启蒙,高年级的孩子可以通过这本书对古诗的理解,来搞定语文题!

并且《中国诗词鉴赏》正式与现行中小学通用《语文》课本接轨;教育部官方网站倾情推荐!

教育部、国家语言文字委员会、共青团中央联合主办!

融合了一百多位名师的翻译和考题预测。

高考各科题目阅读量都比以前增加了5%~8%,语文题目难度也在悄悄上升。

这套书籍总结了考试所有常考的古诗文,并且标注了常考点以及常考题型。

书中详细梳理了大赛选手的答题,更精心润色了评委点评,将节目中的知识浅显、系统地凝结在书中,供喜爱节目、喜爱诗词的读者翻阅、梳理。此外,书中还添加了与每场主题相关的画作和同主题诗词拓展,可见古人留下的瑰宝,节目中展现的只是万分之一呢!

除了文化上的干货、硬货以外,董卿、王立群、康震、蒙曼、郦波为书籍精心撰写的推荐语,众多节目打造者的良苦用心都收录书中,与读者分享诚意之作的诞生。

全套《中国诗词鉴赏》8册。

这是兼顾知识性、趣味性的诗词书,读者们不仅可以提升文化素养,也可用收录的题目自测对诗词掌握程度,将自己慢慢修炼成真正的诗词达人!

大家若想加深诗词知识,或者享受徜徉在古诗词中的美好,或者在接下来的第七季中大展身手,或者作为诗词积累,或者当作写诗启蒙,入手一套《中国诗词鉴赏》全套8册的诗词大合集,都会是非常不错的选择哦!

一套在手,铭记心口,可以说以后在诗词的江湖里,是想咋走咋走!

有需要的朋友可以了解一下:

AX35中国诗词鉴赏书籍8册中国古代文化国学经典精选¥99打开百度APP立即扫码购买购买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lczl/757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