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 笙资源 >> 正文 >> 正文

麓韵笙声丨清明

来源:笙 时间:2022/5/19

清晨第一滴雨水敲打在树枝上,开启了江南漫长的梅雨季,步入四月,我们就将迎来一年中的第五个节气—清明。《岁时百问》中写道:“万物生长之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这便是清明一词的由来。

清明通常在阳历的四月四日。时至清明,中国大部分地区的天气回暖,进入到春季。此时的南北方也好似两重天,是全然不同的景象。清明之时的北方已经断雪,天燥热,多风,少雨。而江南,则开始了漫长的梅雨季节,气候湿润,正是人们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农谚云:“清明前后,种瓜点豆。”除此之外,古人还总结出了清明的节民物候规律。人们将清明分为三候:“初候桐始华,二候田鼠化为驽,三候虹始见意。”即在这个时节,先是白桐花开放,接着喜阴的田鼠不见了,全回到了地下的洞中,最后是雨后的天空可以见到彩虹了。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清明不仅是一个节气,更是人们寄托情思的一个重要节日,祭祖扫墓与踏青郊游是清明节的两大礼俗主题。清明节多在雨天,人们或撑着雨伞,或身着雨衣,多行走于微微细雨之间,多在祖上祠堂间徘徊着,穿梭着。悲伤的情绪从中弥漫开来,它与这清明的雨一样,没有猛烈的风,没有可怖的雷。它只是轻轻的,包裹着你,征服着你,粉碎着你的心绪,却又让你在祭祖时找到一份慰藉,它又包容着你。此时的人们或许会仰头望天:这淅淅沥沥不停的雨,此时是否也在与我一同哀悼,一同悲伤呢。

雨没有说话,只是下的更大了些。再望沁园。寒冬过后的枯枝败叶铺满了林荫道,树上新生的嫩叶在和风细雨中微微摇曳。日光洒在田径场上,好一片春和景明的景象。距离六月的高考更近了些,麓盛楼里的读书声也愈响亮了些。而初三的学子们,此刻正在田径场上肆意挥洒着汗水,即将到来的体育中考,对他们而言也是一个不小的挑战。他们有的垫着排球,有的在跳绳,有的在进行长跑。每一个人都在拼搏着,每一个人身上的旺盛的生命力都在迸发着。麓山校园里所有迸发出的生命力又聚集在一起,盘旋在沁园上空,弥漫在空气的每一个角落中。无论我们走在清明时节沁园的哪个角落,我们都能感受到这蓬勃的生机,不禁感叹春天到来的美好。

清明时节,气清景明,万物皆显。我们将对祖先的思念寄与清明,将播种的希望寄与清明,将拼搏的汗水寄与清明,将诚挚的理想寄与清明。熙春四月的清明之时,万物皆生长……

编辑

李果依

播音

袁仕吉

文字

程千函

来源

麓山传媒广播站

编审

校团委

如果喜欢,就分享到朋友圈吧

————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lczl/35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