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以笙箫默》唐嫣与钟汉良
虽然我不是《何以》的受众,但浏览一下原著就知道这是个合格的娱乐快餐品:冷峻的总裁加上傻傻可爱的女主角,所谓标准“小言”。钟汉良加上唐嫣应该是合理配置。但我们看到的唐嫣却是戴着厚重的头套,脸上既没有招牌微笑,也没有呆萌——大概这是触怒原著粉说她演技渣的地方。不过当我看到网上段子已经编排出“亿年修得何以琛”的时候,忽然明白了片方的高明之处——有钟汉良,小言剧就胜利了八成,只要他一直稳稳地帅下去,自有女粉追随。
大量的眼神对视戏,对演员都是很大挑战,但并不是每个人都能交出一份完美答卷。何以琛是钟汉良最熟悉也是最为驾轻就熟的形象,基本上用演陆励成那套直接演就行了,他也擅长用眼神来讲故事。但对唐嫣来说,恐怕就不是这么回事,演技一向平凡的她这次演得更是过分内敛,所以让这个灵性的赵默笙毫无灵气。如果说原本期待校园戏中活泼可爱的赵默笙为唐嫣扳回一城,那现在显然也没有这个机会了。这表示唐嫣又一次错过摆脱花瓶标签,从而证明自己实力的机会。
年暑期《杉杉来了》的成功,让不少人对同一作家同一团队的《何以笙箫默》也许以重望。然而,成片后不少人则认为,《杉杉来了》倘若百分,《何以笙箫默》大概是在65分左右。内地偶像剧多发生于青春校园,因此对演员的妆容、造型、画面、色彩、状态、CP感,都有很好的要求。《何以笙箫默》几乎完全没有传承《杉杉来了》的宝贵经验,整体造型和妆容略脏且暗,钟汉良僵唐嫣呆,配角演员与角色定位之间存在悬崖式的差距——失去了高颜值和人物的灵动,这偶像剧几乎就成了单翼的天使。
没有对白又少有戏剧冲突的戏是最难演的,所以许多人认为《何以笙箫默》太过沉闷,但这恰恰是顾漫的心思——构筑平凡而真实的爱情。实际上,电视剧对原著的氛围和主线拿捏得都很准,前两集的重逢,赵默笙和何以琛多年情感在心底累积到了极致,几乎一触即发,但话语,无法辩白。没有大段情感抒发,没有华丽的布景,时间在考验两个恋人,顾漫也在考验我们。
从《那些年我们追的女孩》开始,一直到后来的《小时代》、《匆匆那年》,再到《何以笙箫默》。无论你多瞧不上这些影视剧,你得承认这些成功的作品背后都有着一个简单的共性:它们都是披着现实外衣的纯情童话,因为纯情这玩意太稀缺了。成人世界里的蹉跎、无奈、虚荣、迷茫、丑陋、残酷等元素都会因为一段源自校园的刻骨铭心的爱情而灰飞湮灭,这是于现实绝对站不住脚却能深得人心的不二法门。如果让赵默笙和她的美国“丈夫”既有名也有实,让何以琛对围绕身边的几个美女也动动心(这分明才是合理的),又怎么体现赵、何之纯呢。
这是极为少见的风格化特征明确的偶像剧。就像是姜文的《一步之遥》,导演坚持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讲故事,评论难免两极,喜欢的奉为神作,不喜欢的则给以轻贱。在市面上一抓一大把的偶像剧中,《何以笙箫默》的改编真正做到不吵不闹不胡搞,不少网络小说被搬上荧屏后都会加入众多幼稚到让人不忍直视的情节、台词,相形之下,此剧的确有股子高冷范儿,并且与狗血楚河汉界划得清清楚楚。
不得不承认,钟汉良的确是老了,唐嫣的假发美瞳更是显得老气横秋,过分追求内心戏,但演技又无法支撑,最后的结果就是让这两人的表演很闷,整部戏都压抑着,观众也看得很累。相比之下,配角更出彩些,尤其是校园时代的两个小演员,男孩酷酷的,女孩清新俏皮,这才有个偶像剧的样子!但遗憾的是,主角已然失败了,这戏就已经等于自杀。
看了几集,最大的感受就是顾漫被制片方绑架了,为了利益把原本简单纯粹的故事强塞进不少毫无新意的剧情,硬生生地写成了30集,而这样做的结果就是过分拖沓的节奏和狗血的情节频现。别说不狗血,哪里不狗血?从校园相遇、相恋再到意外分离,哪一条不是偶像剧用烂的梗?所以,《何以笙箫默》迎合的是想怀旧的书迷,而不是观众。
点击文末“阅读原文”,观看剧版《何以笙箫默》,建议在wifi环境下观看。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