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最好的医院在哪 https://m-mip.39.net/nk/mipso_4440903.html提到笙这个乐器也许大家听了会感觉到非常的陌生,感觉到不熟悉没有听过,但是在此必须要告诉大家,笙这个乐器属于中国十大传统乐器之一,并且由来已久,迄今为止已经有非常之久的历史,远远超出人们的想象。当然也许大家会被笙的外表所欺骗,毕竟它的外表确实很像西洋乐器而且造型也让人觉得很现代化。笙提到了笙这个乐器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觉得耳熟,毕竟在高中时期大家应该都背过一首诗——曹操的《短歌行》,其中有一句诗为“我有嘉宾,鼓瑟吹笙。”在这句诗中的笙就是现在讲的这个乐器了。可见笙确实是一个在古时就已经存在的乐器。笙的内部使用了自由簧,但是中国古代就已经研发出了这个乐器可以看出由于笙的出现,奠定了中国最早使用自由簧乐器的地位。当然正因为它在当时的先进技术,所以也在众多场合得到使用,到现在为止依然可以在昆曲和一些传统曲目中听到它的声音。笙的音色清澈而透亮,有穿透力,感染力所以在合奏表演中经常可以看到它的出现。吹笙图绘吹笙仕女那么笙的历史到底有多么久远呢,笙这么神奇的乐器又是谁发明的呢?目前发现在殷朝时笙就已经出现了,而最早记录了笙这个乐器的有《尚书》,《诗经》《尚书·益稷》中有记载:“笙镛以间。”(笙和大钟交替演出的意思)。在《诗·小雅·鹿鸣》中有写:“吹笙鼓簧,承筐是将。”(一吹笙管振簧片,捧筐献礼,热情周到的意思)。关于笙的发明者并没有明确的定义,但是相传笙为随所造,在《风俗通·声音》中有载:“谨按《世本》:‘随奏笙,长四寸,十三簧像凤之身’。”不过这里也只是说明随吹奏了笙,但是是不是由他所造还是没有明确指出,所以在这里不能明确回答。笙笙这个乐器为什么命名为笙呢?当然在创造者心里是怎么想的我们并不能知道了,但是在后世的解说中大致就是以音释义和以制造的材料解释。笙,竹字头,生字底,而笙这个乐器由竹子制作,发出声音故而称为笙(sheng)。在《说文》中有一段解释为“笙,十三簧象凤之身也。笙,正月之音,物生故谓之笙。”在《尔雅》中对笙的种类也有解释“大笙谓之巢,小者谓之和。”(这句话说的是大的笙古人称之为“巢”,小的可能是因为常作为和声,因此被称作“和”)由此看来笙在古时就已经细分为很多分类了。《宋书·乐志》中说:“十九簧至十三簧曰笙。”而后又出现了17簧笙,随着历史的变更到了明,清时笙多为17,14,13,10簧,一直到现在笙仍有13簧、14簧、15簧、17簧等多种,但以14簧、17簧最为流行。笙在古时还有一个乐器经常与笙相比,它们形状相似,并且都是使用簧片发声,也都由竹子制成,这个乐器就是竽,在古时专门有书解释竽这个乐器,《韩非子·解老》中写:“竽也者,五声之长也,故竽先则钟瑟皆随,等唱则诸乐皆和”。竽比笙的形态大一点但是外表确实与笙相差不大。笙笙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已经非常流行了,同时与它一样很流行的还有竽,到了隋唐时期,由于竽通常只用于雅乐而笙却可合奏,独奏多种曲目故而竽在之后就慢慢没落了,而笙却流传盛广以至于用在了西凉,高丽和龟兹的音乐之中。到现在为止竽已经没有太多人使用,但是笙却依然有许多人在学习。在许多国家级的演奏中我们也可以看见笙的影子。它不仅可以当作主奏乐器还可以当伴奏。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bszl/6503.html